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孔子儒学 >> 中华礼仪
明德讲堂第七期——李山:何谓“大学之道”
2015-05-10 12:10:10   编辑;admin  
一、入道方便学《大学》 大家好,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篇章——《大学》。 儒家思想有一个特点,它不太像道家思想,不太像佛家思想,它想通过一种改造现实,改善现实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人格完善,用古语说就是&l..

一、入道方便学《大学》

大家好,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篇章——《大学》。

儒家思想有一个特点,它不太像道家思想,不太像佛家思想,它想通过一种改造现实,改善现实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人格完善,用古语说就是“成己成物”。一方面要改造现实,改善现实;另一方面也自我完善。这样的一个思想格局,主要表现在儒家有一个经典文献,那就是《大学》。南宋、元朝一直到清朝结束不久,国家考试是《四书》。《四书》就是四份儒家文献。一部分就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还有就是《论语》和《孟子》。《大学》放在四书开始,这里面有它的道理。

北宋时候像程颢、程颐他们就说,《大学》篇是最方便人们进入儒家的道。入道方便,是这样一篇文献,也可以说是一个最方便了解儒家思想规模的文献。说起这篇文献,原来不是单独流传的。儒家有一部经典的著作,也可以说是儒家各种篇章的汇集,就是《礼记》,它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汉代、南北朝就是随着《礼记》这本书流传的。到了唐代韩愈,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大家反思:一个伟大的唐朝,怎么就出现了安史之乱?使这个强大的王朝中衰。反思各种原因,韩愈提出来说:我们的“道统”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方向出了问题。

在这篇文献里张出了复古主义大旗,就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群应该怎么活着?我们应该遵循儒家思想。这张大旗张出来以后,就标志着(这是)一种传统复归运动,也是一种文化拯救运动。在《原道》这篇文章里,韩愈引用了《大学》的一段话。从那以后,《大学》篇就开始受重视。

到了北宋,北宋科举考试新科进士。仁宗能写“飞白书”,其他书法也还可以,也喜欢书法,所以就抄,抄成一轴一卷,赐给那些新科进士。皇帝抄了以后赐给新科进士,会有一种带动风尚的效应。与此同时,北宋的大儒,像程颢、程颐。大程程颢,小程程颐,亲哥俩经常谈论《大学》里面的句子,讲《大学》的一些道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后来南宋朱熹,过去有一句话叫“朱熹集宋代礼学之大成”。是不是如此,学术界现在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应该说他是宋儒里面学问最大的人。他作《大学章句集注》,主要是程颐以及他的学生对《大学》的解释,他广加采撷,融入到他的著作里。朱熹就完成了《大学章句集注》。今天我们看朱熹的《集注》,也没有说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这就是宋儒作学问的雅致之处,他是融进来了,偶尔说说,谁是如何说,不是老书生式地抄。他是看明白了以后抓要点,这显得很雅致,也写得不枝不蔓,所以便于流通。到了朱熹实际上就把《大学》集注出来,然后《中庸》、《论语》、《孟子》他都注了,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这辈子用功用得最多的就是《大学》,临死前几天还在改《大学》的注释,所以他用功很勤。

 二、四个字概括《大学》篇精义

《大学》是一篇文献,应该是传自先秦到汉代这样一篇文献,越传地位越高。《大学》篇讲什么?我可以预先跟大家讲一下,实际上《大学》篇讲四个字:内圣外王。什么叫内圣?就是要修内在的德行,要修内在德行的、主体性的人格。你要做事,先得有一副好德行。逻辑上之后再说“外王”,就是从修身开始,修完身以后齐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事先要有一个人格。也可以说它的现代价值也就在这儿。什么样的人格做什么样的事业。什么叫内圣外王?内圣了以后再去做事,当然这是逻辑上说,不是实际上说的。实际上我们的人格培养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从逻辑上说,重点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刘邦的人格跟项羽的人格,这是典型。项羽的人格决定了他只能把秦朝推翻,推翻了秦朝他就走下坡路,招招皆败。刘邦这个人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力打力,力碰力,不是他的长项。但是秦朝亡了,未来历史怎么走,刘邦能把握。其实不是刘邦能把握住,而是刘邦能代表这个时代。他身旁的这些谋臣们,也可以说他是集中了当时的集体智慧,把握了未来的方向。能不能把握未来,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格的表现。当然我们不能说刘邦是个道德家,但是他的人格力量,他的人格特征,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所以简单地说,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这个“内圣外王”在今天,这是它的价值。

三、“内圣外王”是儒家原创的吗?

可是“内圣外王”这四个字哪儿来的?这还不是儒家说的,是庄子说的。《庄子》这部书里最后有一篇叫《天下》篇,说儒家是内圣外王之道,这就是讲做人做事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思想格局。《大学》篇基本把这个思想格局表达地清清楚楚,很透彻。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大,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就在《大学》篇(提出的)?《大学》应该说是孔子的后学写的,不是孔子写的,我们今天还见不到孔子真正写文章写了什么,我们见不着,只是见到孔子说了什么,学生记录了下来,记录也是写。这篇文章无论如何是晚于孔子,但是我们要问了,这种内圣外王的思想格局是这帮儒生独创的吗?现在我们写文章、发表论文都讲究独创性。这篇文章是如此吗?不是。这篇文章我们细追起来,首先是对孔子一种说法的一个圆成,道理给它讲清楚。孔子的说法就见于很可信的文献——《论语》。《论语?宪问》篇里,子路就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就是很认真的很虔诚地修养自己,就是修身。子路说这就完了吗,如此而已吗?孔子说当然不是,“修己以安人”。我们修身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造这个现实,是为了给他人提供一种安好的社会环境,或者是提高他人的生存状况。子路说如此而已吗?后来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人是别人,百姓就是天下。百姓这个词跟今天的百姓不一样,百姓今天是小百姓普通民众,百姓过去是指贵族,也就是安顿天下的贵族。你领导一个邦国,我领导一个邦国,各种各样的贵族构成百姓,实际上就是安天下。我们说“修己以敬”,恭恭敬敬地修身,然后安顿小范围的人,安顿天下,这不就是内圣外王吗?由里向外推吗?在《论语》中我们清清楚楚看到了,所以《大学》篇是忠实于《论语》思想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它是来自儒家。

今天我们说《大学》篇推衍的是孔子的思想,但是学术有的时候研究研究会让人诧异,说这个思想是孔子独创的吗?又不是。当然这可能是我一家的看法。因为在《诗经》有些作品是春秋作品,有些作品是西周作品,在可信为西周作品里有一个诗大雅篇叫《思齐》,《思齐》写周文王,说周文王为什么那么贤德?那是因为人家有一个贤德的母亲。这个贤德的母亲生了周文王,把周家列祖列宗的美德也就传给了他。周文王怎么做的?说:“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周文王把这种美德学到手以后,先给自己的妻子、家庭树榜样,然后外推,推到兄弟,然后外推到家邦。因为周文王那个时候还没有得天下,那时候只有周家的家邦,没有天下其他诸侯。所以说到此为止,这是诗人的分寸,已经是一个内圣外王的格局。

另外西周还有金文,现在考古发掘打开古人的墓葬、遗址发现一些金文,这些金文是刻在青铜器里面的。青铜器里面有一个西周中期的器物,结尾是怎么说呢?前面讲说我来朝见王,王赏赐了我什么,我拿着这点儿钱财、经费、赏赐给我的东西我做了一件簋,就是盛粮食的青铜器。我要用这个簋干什么呢?要孝敬宗庙,然后夙夜招待我的好朋友,另外招待我的亲戚。有可能这个朋友当“兄弟”讲,所以你看,上祭宗庙,这是老祖宗积的德,我受了周王赏赐,得到了这个器物,我用它宴飨我的兄弟和亲戚。另外还有一个文献也有争议,就是《尧典》这个文献。《尧典》都说是春秋战国的,我在这儿王婆卖瓜,用金文的语言风格、语词样态来去验证《尧典》,我们发现《尧典》应该是西周中期的作品。我虽然写了文章(指发表在文学遗产2014年的《尧典的写制年代》一文),但不敢说一定是这样,但可能是这样,《尧典》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一是没有那么早,不是尧舜时期的文献,不是西周早期的文献,也不是春秋战国的文献,它可能是西周中期由早期的诘屈聱牙向《国语》《左传》(较平易语言)转变时期的文献。在这篇文献里面我们看一看,他是怎么说尧的?过去老辈学者都会说,一说《尧典》大家就会背。后来把它作为后起文献,大家就不太待见它,使它变得陌生。《尧典》开头就说:“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曰若稽古”就是我们考察远古时期的帝尧,他叫放勋。钦就是恭敬,明就是有明德,文有文雅,很睿智,也很安详,他能恭也能让,温良恭俭让嘛。“光被四表”就是,他的德行充斥着四方,上达天,下达地,也就是说充斥着宇宙,这些说的都是他的德行,怎么夸张,说的都是他的德行。接着下面说他怎么样?“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他“明”自己的“峻德”,让自己的九族亲密起来。“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他的大家族和睦了以后,他又“平章百姓”?,百姓就是天下的其他人,那些贵族实际上是代表天下的。平就是分辨地清清楚楚,办事公平的“平章”,所以后来宰相叫“中书门下”。不带“平章事”(仨字),不叫真宰相,(平章)就是要公公正正地办事。

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当他把这些百姓协和了以后,就把天下所有其他邦国也都协调了。这个时候黎民大变德行。又是一个先有德行,然后亲九族、亲百姓,和谐天下、和谐万民,还是一个内圣外王。说来说去说的是《大学》里面的思想。论创始,不是《大学》篇里的。忽然有一个灵感,一个发现,独创了一个思想,不是的,它是从周代以来我们文化成熟的表现。到了周代,我们知道作为一个领导的家族,作为一个领导的王朝,如何和天下的其他人群,由近及远,处关系,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一点了然于心,所以内圣外王。

当然我们这样说不是说《大学》就没有发展,不是。总而言之,过去都说儒家是西周文明忠实的继承者。有的时候上课我就说笑话:西周人种了芝麻,儒家把它磨成香油;西周人种了大豆,儒家把大豆酿成豆腐。西周人种了粮食,儒家人把它蒸馏提醇为美酒,这就是儒家。《大学》是把粮食酿制成酒的一篇文献。

上一篇:乐之大用:雅乐教化人心,胜过雄.. 下一篇:张岂之:会通中华文化 求道乐此不..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