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聚焦
当下艺术小组的时代特征
2015-08-02 15:10:27   编辑;admin  
  哪些艺术小组依旧活跃在艺术圈?   从1970年代的星星画会、无名画派到1980年代的池社、厦门达达,群体艺术实践和创作一直生猛而鲜活的存在着。群体创作以年轻艺术家抱团发声,集体讨论创作作品的形式无疑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关注。然而还是有很多由艺术家自发组..

  哪些艺术小组依旧活跃在艺术圈?

  从1970年代的星星画会、无名画派到1980年代的池社、厦门达达,群体艺术实践和创作一直生猛而鲜活的存在着。群体创作以年轻艺术家抱团发声,集体讨论创作作品的形式无疑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关注。然而还是有很多由艺术家自发组织积极推动创作的艺术小组在组合数年后解散或消失,群体展示面貌不再,更多的是以个人展览的方式呈现。尽管如此,仍有新的艺术群体宣布成立,如so艺术小组和前不久诞生的無貳小组。而已成立的艺术小组抱团创作热度丝毫不减。

  无关小组

  无关小组2011 年成立,共有8 名成员:陈志远、高飞、郭立军、贾宏宇、李良勇、牛珂、王贵琳、叶楠,均生活于北京。从成立至今,一直用一种“更无关”的态度去进行生活和创作的整合。无关小组的作品多用更广泛的工作方法去实践艺术作为一种公共行动的能量,以自身的行动广泛介入到社会空间中,并且持续的将艺术作为一种改造日常生活的能量和工作方法去实践。2013 年5 月的威尼斯平行展——“大运河(The Grand Canal)”,他们以当代艺术的形式进行运河主题创作,就是他们强烈介入社会倾向的一次集中亮相。2013年12月,无关小组还凭借《家信计划》和《行走》两件作品获得首届华宇青年奖。

  双飞艺术中心

  双飞艺术团队的成员包括崔绍翰、黄丽芽、李富春、李明、林科、王亮、孙慧源、杨俊岭和张乐华9名成员。都是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专业的同班同学,毕业后虽然分散住在杭州、上海、北京不同城市,但做活动的时候就聚在一起。从2008年开始以双飞艺术小组的名字创作作品。双飞的作品带有非理性的、歇斯底里的伪装,它用无厘头式调侃的方式:装白痴、抢银行、争舞王;尖叫、作怪相、猛撞……通过非主流的表演,运用身体和视觉技术,来瓦解人们对规范的假设和期待,并且常常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所有的荒诞都貌似是青春期的胡闹与叛逆,但在持续了几年的“双飞式闹剧”之后,创作中的预设、思考以及精心安排渐渐浮现出来。

  阳台小组

  阳台是由六位活跃在北京的年轻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小组,他们在2011年开始在一起讨论、工作,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组成员包括付桐、蒋海燕、李辰子、刘耕田、伍伟、于瀛。“阳台”一词意味着他们理想的艺术场域介于社会和公寓之间。他们从2012年起,将开始一系列的合作展览和项目的实践,并将在2012年9月23日,作为力利记艺术空间的开幕展览,呈现他们合作的第一个展览项目:《静物》。

  政纯办

  “政治纯形式办公室”艺术小组于 2005 年由艺术家洪浩、萧昱、宋冬、刘建华与策展人及评论家冷林发起成立,小组成员均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小组形成之初的目的含糊,即通过厘清政治、文化、经济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来寻求“集体的形式”。政纯办的成员各自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和艺术风格,他们的组合更像是借用这种形式来表达一种态度,依赖他们察觉到的内部之间密切关联和各自占据的艺术、社会和政治空间的特殊模式,来探讨集体主义与艺术之间的种种复杂而纠结的关系。2014年他们先后发起在中美两国“做同一件好事”的公共行为,用“清洗”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艺术理念。

  当下艺术小组的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1. 以友谊为前提 小组成员大多具备美院背景

  与以往不同,当下的艺术小组多数是以美院背景为基础,以同学或校友之间共同价值理念和友谊作为维系而形成。例如:中国美院的无关小组和双飞艺术中心、成员都毕业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各自专业却不同的阳台小组,2007年9月份成立的雄黄社(郭海强、何迟、吴海)均来自于西安美院。他们都是从自我组织展览开始,逐渐以小组形式讨论方案形成作品。小组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模式和思路,即让艺术家个体的不同经验相互交织和碰撞,进而刺激个人创作。

  2. 去运动化 不强调权重性的小组形态

  近几年来的当代艺术自我组织与’85时期的艺术群体有着关键的区别,’85的艺术群体有着明显的党派性,有宣言,也有“英雄化”的核心人物,讲集体意志,更重要的是有着运动化的话语方式,总是力图把某个艺术理念普遍化,强调其权重性。在这一点上,高名潞概括的很好:“’85群体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精神,他们很像一个个小型战斗队,而且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鲜明的主张和观点。”而当下大多数艺术群体不强调中心,即使是有发起人或组织事务的负责人,但都不强调这种身份,更是避免“策展人”等制度化的叫法。尤其是他们都不认为是在,也不打算去推出一种整体性的艺术理念,非运动化且去权重性。这与’85时期的群体运动化的做法有着最关键的不同。

  3. 组织松散 不以明确的艺术理念为基础

  85思潮的来到让渴望改变艺术面貌的年轻人“揭竿而起”,与新千年至今的艺术组织相比,在艺术市场和艺术生态趋于丰富的当下,艺术小组的成立相对随意、即兴得多。这一点在小组名称的任意性上即得到了体现:无关小组源于一次“行走计划”,却意外被误解为是对艾未未的声援游行,最终以发表与他无关的声明而来;阳台小组成形于一次聚餐,兴致之下大家萌发了一起做展览、做项目的想法;各自创作、集体展览的成立将近十余年的N12小组是由王光乐、胡晓媛、仇晓飞等12个关系较好的朋友组成,只为实现彼此都能互相办展的愿望。王光乐称N12 为“一盘散沙”,“我们没有硬性规则,现在有继续办展览的理由,就会一起进行下去,我们私下的关系非常好,我们的合作也并不需要束缚。”雄黄社也是如此,

  它的成立不以作品为证明,一个艺术小组、一个艺术家他可以没有任何艺术作品,物化的东西出现,那他照样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小组)。只是在条件成熟时和机缘下一起做事。

上一篇:为什么艺术品中男性裸体总比女性.. 下一篇:中国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