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孔子儒学 >> 曲阜新闻
孔颜乐处与陋巷
2017-07-13 14:25:31   作者;韩益  
韩益 ,1957年出生于曾子故里嘉祥中医世家。斋号纳川书屋,别署悟庐,无逸斋,虹园,逸园,崇汉堂,醉晋草堂。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曲阜书法家协会主席,孔子书画研究院院长,曲阜诗社名誉社长,鲁风书法社社长。
    “孔颜乐处”与儒家的生命境界


 
    孔颜乐处居陋巷坊下,陋巷坊下新设陋簃,名曰:韩益书法艺术馆。其馆宗旨正契合"安贫乐道"之意。
 
    儒家所谓“安贫乐道”,就是一种达观自足、不求外在、不辱使命的前行。


 
    “孔颜乐处”讲述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是孔子非常喜爱的学生,孔子曾经这样称赞自己学生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这个学生非常贤德,粗茶淡饭,居住简陋,许多人自然“不堪其忧”,忍受不了在这样贫穷困苦的条件下生活,而颜回却能“不改其乐”,这是一种何样的精神境界!


 
    在《论语》中,孔子也曾这样自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自己尽管生活上粗茶淡饭,甚至弯着自己的胳膊当枕头,但是“乐亦在其中”,他可以悠然自得,而把外在的物质富足看得很轻。当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身处困境而不谄媚于人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内心真正做到安贫乐道、达观自足才是非常可贵的。


 
    孔子和颜回所追求的快乐,后来引起了宋明理学家的注意。宋初理学家周敦颐将此概括为“孔颜乐处”,他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道德修养功夫和人生境界,周敦颐还常常教导学生去体悟“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因此这个命题也成为理学家的一个重要话题。
 
    “孔颜乐处”中“所乐”的究竟是什么?理学家程颐早年就写过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文中说:“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儒家道德修养以追求圣人之道为最高标准,从而达到“仁”的境界,当然,孔子和颜回的快乐并不是贫困本身,并不是因为贫贱本身有什么可“乐”,儒家所谓的这种快乐,乃是对于贫困生活的超越,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自足,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在儒家看来,快乐的根本并不是在于物质享受,而是在于人内心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样的精神追求,能够走出一种“小我”,达成一种“大我”,是一种安贫乐道的追求,是一种仁者不忧的境界,这才是“孔颜乐处”的根本内涵所在。


 
    说到底,孔颜乐处体现的精神恰恰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儒家价值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主张以“仁心”超越日常生活。如《论语》中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孟子》中也有“万物皆有备于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等超越精神。儒家道德理论将“道”看得非常重要,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道”的追求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浩然之气的修养。所以,儒家修养理论主张,人的内心精神追求尤为重要,人应当具备这样的“仁德之心”,超越日常生活的困境,从而实现自我的大道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中,“孔颜乐处”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和“宁静”的生活智慧和为人修养。诚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周敦颐也曾言:“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儒家追求的这种生命境界特别注重内心精神的追求,追求自我生命的内在超越,“饱暖”即是大富贵,“康宁”确是无价金,没有什么比清廉正直的名声更重要了。
 
    程颢在《定性书》中提到君子的生命境界:“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可以看出,儒家主张“安贫乐道”的境界追求乃是一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生命理想境界。在儒家的生命哲学中,人生的成功不仅在于“事业上的成功”,更应当突出“人格上的成功”,因此,儒家的生命境界把自我内在超越的人格修养看得非常突出。
 
    “孔颜乐处”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境界。冯友兰曾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儒家的“孔颜乐处”追求的乃是一种自我超越、安贫乐道、俯仰合一、民胞物与的天地境界,这种快乐超越了一般的功名富贵,超越了具体的感官快乐,求得了一种“内心的和谐”,获得了一种“文化生命力”。
 
    “孔颜乐处”这一儒家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道德价值。当今社会,社会价值失落严重,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腐化堕落等等社会乱象丛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不当追求,人们似乎不再能够忍受贫困的境地,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不择手段,因而苟且之事不断发生,并最终无法走出物欲的奴役和内心的精神空虚,生活不再“快乐”,而是充满了“忧愁”,丧失了人生的幸福感。很多官员在狱中反思与忏悔才明白这样的道理:“有位古人说得好,‘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愿天下人铭记。”
 
    儒家“孔颜乐处”所主张的“安贫乐道”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值得大大提倡。儒家所谓“安贫乐道”,就是一种达观自足、不求外在、不辱使命的前行,就是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能够使人获得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一种最为根本的精神修养。日本人新渡户稻造在其名著《修养》中曾指出:“自省而果断,即使贫穷内心也会满足,即使受到诽谤也会自得其乐,即使身陷逆境也会感到幸福。”这恰恰体现了“孔颜乐处”所代表的一种真精神。
上一篇:CCTV《语文故事》济宁赛区海选小.. 下一篇:曲阜师大教授韩益先生“十二生肖..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