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家 >> 走近名家
【辉煌40年】:观复博物馆创办人、收藏家:马未都
2018-04-17 09:55:13   作者;央视网、凤凰网  
.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1992年至今出版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

    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  

    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

    2011年,马未都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提出:“二流的制度比一流的人强”。他指出“现在文物鉴定根本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也就没有行规。文物知识很深奥,不是谁都能胜任的。文物收藏又很火爆,不少专业工作者或“疑似专业工作者”的机会就来了,电视里的好多“专家”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他的话再次提醒收藏爱好者,人眼已经不可靠,光凭经验太不科学。专业的鉴定工具和一流的监管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收藏界。

    2016年11月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筹备仪式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发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马未都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



 

    马未都将自己一生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文物收藏上,在保护国宝级文物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马未都竞拍国宝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的事件。在瀚海春季拍卖会瓷杂专场中,马未都以低于市场预期的2408万元的价钱竞拍下了此国宝,这件海外回流的国宝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国宝花瓶高64.7厘米,与故宫所藏尺寸一致。瓶为撇口,长颈,六瓣瓜菱形圆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口、颈、足分别为霁蓝描金缠枝花卉、如意云头纹、卷草纹、回纹等,这是乾隆时期经典的画法。腹部主题纹饰为白地粉彩绘菊花、杏花、荷花、牡丹、芍药、梅花六组花卉,寓意富贵连连和不畏严寒的高风亮节的品格,肩与颈上所饰蓝地描金如意云头纹凸起,寓意吉祥、延年益寿。 它之所以重要,其一是因为身份特殊,是圆明园遗物;其二是器型罕见。专家一致认定,翰海拍卖的粉彩大瓶,为乾隆早期由官窑厂所制具有创新意义的大器。
 

上一篇:【辉煌40年】国学大师—文怀沙的.. 下一篇:【国韵匠心】贾又福笔下的太行山..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