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资讯
【评论】丹青创新语 ——著名艺术家傅抱石述评
2015-07-05 14:42:59   编辑;admin  
  有着“一代宗师”之誉的中国书画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其成就和艺术地位已被世人公认,他独创的“抱石皴”在中国画艺坛绽出了绚丽多彩的奇艳。   傅先生的作品真正做到“诗情”与“画意”的巧妙结合,纵观历史,能完..
  有着“一代宗师”之誉的中国书画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其成就和艺术地位已被世人公认,他独创的“抱石皴”在中国画艺坛绽出了绚丽多彩的奇艳。

  傅先生的作品真正做到“诗情”与“画意”的巧妙结合,纵观历史,能完美达到此境界的前有唐代王维,后有清代石涛,当代首推的应是傅抱石了。理论家宋振庭先生生前曾对抱石先生作过评论,他是个大学者、大诗人、学者的科学冷静,诗人的丰富感情,画师的高超笔墨功夫,三者结合构成傅抱石这个天才,我们欣赏傅抱石的艺术作品,总是被它的深邃意境所吸引,被它的艺术境界所感染。傅抱石先生的作品,每幅都充满了诗意。他一生对中国文学中诗词研究极勤,领会极深,学识极为渊傅。他从大量诗词佳作中吸取丰富营养。山水画以诗情动人,人物画以诗意传神。他巧妙地把诗词所追求的美与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美结合在一起,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内涵,加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抗日战争期间,抱石先生生活在四川山区,他喜爱山区的美景。山区的雨景也引起他的创作激情。抱石先生在实践中独创了表现雨景的笔墨技法,《巴山夜雨涨秋池》是抱石先生生最早的唐人诗意雨景作品。他最为成功的雨景作品当推《潇潇暮雨》了。画家豪放的笔墨刻画四川山峦的气势。他用“抱石皴”把斜风细雨的雨景渲染得无比的美丽动人,充满诗意。

  抱石先生对石涛的研究始于1921年。傅抱石原名傅中洲字庆远。入小学时学名为傅瑞麟。自从他接触到石涛的著作和画迹后,他仰慕石涛,,崇拜石涛,改名傅抱石,自号“抱石斋主人”,以明其志。自此以后除了临摹石涛的画迹外,更加勤奋研究石涛著作论述和题画诗稿。正如他自己说的:“余于石涛上入妙谛,可谓癖嗜甚深,不能自己。”前后花了十余年时间,完成《石涛最考》、《石涛再考》、《石涛三考》、《石涛生卒考》、《石涛年谱稿》《石涛画论之研究》、《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等著作。

  抱石先生是艺术大师,又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1935年以后,曾在江西省一中艺术科任美术教员,同时又在南昌市私立鸿声、洪都、心远、女师等学校兼任美术课。他开创了中学美术教育事业贡献过自己的力量。1935年调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负责江苏省国画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国画院院长。不久即组织了二万三千里的深入生活的写生活动,这是中国画界的创举,名振全国。长途跋山涉水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北京举办了《山河新貌》大型画展,得到极大成功,爱到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嘉许。抱石先生的艺术主张在一系列创作中影响着南京的新老画家,逐步形成了新的金陵画派。今人遗憾的是抱石先生过早地逝世,但其艺术永存。

  傅抱石先生在40余年艺术生涯中(1921年——1965年)共计创作国画2000余幅,其中大幅巨作约占五分之一,人民大会堂收藏有著名的《江山如此多娇》和江苏厅的《虎踞龙盘今胜昔》等。1984年抱石先生的册页《唐人诗意图卷》创价160万港币以后,1989年他的《九张机图册》以310万港币为一台湾艺术品收藏定竞购,最为轰动的就是其代表作《丽人行》以1000多万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画单幅作品最高的价格。

  去年11月至12月,傅抱石先生中国画展在广州、深圳两地举办。目前采访了傅抱石之子、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画师傅二石先生。谈及画展,二石先生无限感慨地说:“父亲生前生后从未在广州举办过这样规模的大型画展,这次广州画展,共选出130多幅作品,引起了极大轰动。早在五、六十年代,傅抱石先生与广东中国画画坛领袖关山月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合作了一幅巨画《江山如此多娇》,后又曾旅行写生到过哪里,这次画展是傅抱石在广东首次画展,目的是让广东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家一览其作品全貌。开幕当天,关山月先生即兴赋诗,一位美术评论家深有感触地说:我的最大体会是,傅抱石是真正的以艺术为生命的画家。”由此可见抱石先生的艺术作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世界艺林之巅,更发出灿灿光辉,其创造的丹青新语“抱石皴”必钭载入中国绘画的历史。
上一篇:【评论】大笔之构 悲壮之美——品.. 下一篇:黄格胜被评为当代中国杰出艺术人物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