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资讯
墨海游龙——书法大家车应龙书法艺术
2016-06-06 11:09:27   作者;大众文化网  
车应龙先生1934年生今年八十有二,生于江苏仪征祖籍扬州。少年从军,青年赴西藏,历经艰险,在藏戍边38年,曾任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1年。离休后定居南京,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受聘于江苏省和南京多个书画院任顾问、副院长等职,并被台湾中华艺术学会..


 

    车应龙先生1934年生今年八十有二,生于江苏仪征祖籍扬州。少年从军,青年赴西藏,历经艰险,在藏戍边38年,曾任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1年。离休后定居南京,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受聘于江苏省和南京多个书画院任顾问、副院长等职,并被台湾中华艺术学会聘为艺术顾问。幼年勤学,六岁临池,严冬酷暑不辍;中年受教于武老中奇先生,乃熔古烁今对书法作艺术追求。书善四体,以行草见长,可随情着墨,依意命笔,书写多种风格的作品;爱诗文,乐操琴,书中融有诗情琴韵;尚清雅雄健,书内外功夫并重,为人不慕浮华,悉心书艺,治学勤谨,对人谦诚,乐于为慈善事业奉献,多年来为慈善和军民书送近万幅作品,书艺人品广为艺界和民间赞誉,书法作品在书法界广被推崇好评如潮,为当代书法大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奖,广传至日、韩、美、加,奥等地,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有碑刻于翰林、神墨、华东、圣泉等碑林:作品名录汇入《当代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选》、《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诗词家大典》、《世界名人录》等百馀部典籍。
 



四尺正幅·参展作品
 



衡正安

(江苏省文联艺术部 国家一级美术师)
 
    感谢江苏省世博诗书画院结缘,使我认识了车老。这位履历艰险,久经风霜的八旬离休老兵是资深的中国书协会员,原西藏书协副主席。早年书作已刊刻多处碑林,作品为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今嘱后生写作序。实愧不敢当。但盛情厚爱和友人鼓励,乃欣然命笔。
    车老幼年勤学,小学六年,日日临池,童子功夫,得益终生。后经武老中奇、沈鹏主席等教诲,路正风清。离休后十余年,更专心致意,读史书,学契文,阅百家,觅碑迹,书艺更有长进。观其书作,既有军人英武气质,又有学者儒雅风度;有法有道有情有爱,不狂不野不怯不俗。有位方家观其个展后,赞之有四气:大气、正气、和气、雅气。城哉!其六幅六尺草书联展和50米[高85厘米]古文草书长卷,如大江奔流,大气磅礴;其自强不息,英雄无敌等榜书,则正气浩然,刚正不屈;其小篆屏条,行草唐诗如习习春风,和谐婉转;其小草长卷和大量扇面小品则如涓涓细流,清劲雅致。这些正是他数十年学养和阅历的积淀。车老年逾八旬,尚能书写榜书,小楷,真草隶篆皆善,虽人书俱老,仍时有新意。实力为当代罕有的高龄书法大家。其书风,也正是代表当代的书法精神。
    车老在浮躁不安,商潮滚滚中不谋名利,不慕权贵,悉心书艺,乐于奉献。数十年间为慈善,为社会书送作品近万幅。他知福惜福,感恩社会,现在作品常用“得福”印章引首,“八十福手”落款,其诗云:“得福本为造福人”。在艺界民间对其评价甚高,如称之为“慈善书法家”、“真正的德艺双馨”。而车老作为老兵,更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到抵制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高度,以自己的作品来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把汉字和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之魂,并不懈地以高尚艺术为中华伟大复兴贡献余热。总观车老艺术人品,当为目前单纯追求功利,三俗炫技,糟蹋汉字者戒!他虽终日乾乾,但不愿出集,经多方督促始将小集付印。斯为序。并祝车老夫妇健康俪寿。
(2014年8月)



四尺整幅·一九九三年撰诗并书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据收藏证书照片制作)



车应龙先生作品



常德诗墙二零零五年照片  四尺整张楷书并篆书联
 
 学书心语—车应龙
 
    汉字是中华书法之根,书法艺术是中华汉字之魂。
    我从幼年学书毛笔字,写了七十多年,仍兴趣盎然。一九七四年有幸受武老中奇的教诲,后来到北京得沈鹏主席等教诲,才对书法作艺术追求。
    武老第一次见到我写的行草说:“你还是先把正楷写写好吧”楷书是当前汉字的基本形态,是中小学课本的主要字体。楷书写好了,学写隶篆就不难。用楷书写的榜书宏伟威严,曾有颜真卿的大唐风度。古代草书大家无一不写一手好的楷书。唐楷规矩森严;魏碑古朴粗旷是早期楷书的宝库。那些鄙视楷书的人能写出正大气象吗?
 











车应龙先生作品





中华世纪坛序 四尺整·四张



由史树青先生做序,赵经都先生补全的石鼓文,不计重文共627字余多次全文临书,此四尺八屏曾在个站中展出
 
上一篇:大家风范一一罗建泉的国画艺术 下一篇:毕业季节话教改—专访中央美术学..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