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览展讯
朱加摄影展“临界的弥漫”11月4日亮相香格纳画廊
2015-11-04 10:22:01   作者;大众文化网  
11月4日,香格纳画廊将推出朱加个展“临界的弥漫”。在画廊的两个空间中,主空间将系统呈现朱加自90年代初期至新千年的摄影和录像作品,包括《闪光》、《谈话》、《距离产生距离》等。同时,H空间也将展示朱加2015年的新作:《缺失的表达》和《彩色气球..

      11月4日,香格纳画廊将推出朱加个展“临界的弥漫”。在画廊的两个空间中,主空间将系统呈现朱加自90年代初期至新千年的摄影和录像作品,包括《闪光》、《谈话》、《距离产生距离》等。同时,H空间也将展示朱加2015年的新作:《缺失的表达》和《彩色气球》 。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2月19日。

 

  以此次展览两组新作为例。《缺失的表达》由一组六张人物肖像和一张鹦鹉特写组成的彩色摄影系列作品。艺术家安排了几位年轻人站在一起,其中一个人手持麦克风忘乎所以地歌唱和喊叫,而其他两人的表情表示出不屑和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投射出一种压制和监视的暗流在涌动,私密的空间被精心地打开了,暴露在一群观察者面前。艺术家有意安排看似毫不相干的单独一只鹦鹉的出现,艳丽的羽毛和善学人语的技能特点,缺失陪伴和有限的自由,都让人不免类似的气氛和现场,光鲜的外表和过度的表达,却并不来源于自身的思考和开放的环境,投射出可能只是表演,也可能同时在被迫的行为当中。

 

  作品《彩色气球》由四段十分钟的录像,四个屏幕放映不同内容段落呼应和呈现。艺术家安排了几个不同的场景和具有象征意味的道具,让观看者很容易感受到其中弥漫的无法言喻的暧昧。一方面微妙的细节引诱着我们的想象,一方面又通过严谨的结构限制着我们的想象。逐渐增加的小提琴乐手重复地拉着C大调的A音,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重复性折磨;男孩手中的彩色气球,有节奏地上下升起和下降;青春女孩坐在铺满鲜花的床垫上,仰着头充满期待地微笑;旗帜飘扬投射在墙面上的影子以及不同人物角色的神情姿态,都从非正常心理的角度触发相互的咬合关系。艺术家希望通过充满暗示性语言符号,表达出对于控制力的批判性态度。

  此次个展,朱加将从不同的时空和视角来剖析现实临界状态下的“日常的正常”、“政治的正常”以及“艺术的正常”,让我们每个观众的观看长时间停留在无法言喻的惊恐和禁忌的边线上,或者说是体会那种“现实的环境在我内心深处造成的很尴尬的感觉”。


  “我的作品从来不涉及情节,我习惯性的将图象观看语言以我个人的逻辑进行罗列,其实仅仅是提供给你另外一种观看方式。”

  油画科班出身的朱加,却因为偶然因素和好奇心的驱使走上了录像艺术之路。在中国实验录像艺术早期,很多艺术家关注“图像心理与视觉体验之间的关系”,朱加也同样如此,在90年代的一些录像作品中,他打破寻常的视像,让观者体验视觉的主动性,奇思异想运用摄像机,追求常规经验以外的经验。为他不涉及情节的创作方式做了明确的注脚:不做叙事性的艺术家。
 

  曾经多次在国际上展出过的《永远》(1994)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录像作品。艺术家将一台摄像机固定在北京典型的三轮车左轮边缘的一个点上,镜头向外,当轮子向前滚动时,拍摄下北京城街头生活的影像。主观的镜头设置将它客观的视角强迫性地带给观看者,而随交通速度控制的滚动式转动的图像扰乱了观众日常的观看习惯,让观众进入一种眩晕的状态。晕眩图像的画外音是一段粗重鼾声。摄像机绑在车轮上也就使得它摆脱了人眼和人手的控制,令观众重新感受摄像机的存在和观看行为本身。天旋地转、光怪陆离的影像是一场特殊的体验城市存在的视觉经历;镜头的设置一方面意味着北京的快速节奏和繁忙的景象,另一方面也产生一个导致有意味知觉的美学上的距离:与现实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媒介——存在与媒介本身的距离。同时,声音又传递出另一个矛盾而意外的信息:永远的旋转往复和永远的单调安详交织在一起,视听的官能感觉被扰乱后重构了异样的知觉体验。

  同《永远》一样,作品《闪光》(1997年)里的呼吸声是对这一真实生活经验最强有力的提示。将一台微型摄影机捆绑在拍摄者腋下身体的正侧面,镜头朝向正前方,景别略有收缩以增加被拍摄物体的运动感。在一个室内篮球场与被拍摄者打篮球,摄影机记录下对面这个模特儿运动过程的同时,摄影机也随着拍摄者的身体的运动而变换拍摄的角度。声音部分是根据影像的节奏变化编辑了一组略带有旋律的声音效果,强调影像本身的游离和不确定性。两件作品都追求常规经验以外的经验,而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剥离的过程。这种“美感”正是基于画面中晃动的光影和影像叠加。
 

  从前述两件作品到后期《刻意的重复》、《连接的风景》(三通道录像装置)、《通道》(三通道录像装置)、《双重风景》等视频,朱加苦苦地寻求架上艺术的突破,将录机视为创作探索过程中的转机和突破口。要传达一种与纯粹的视觉经验不同的境界以打破传统影片的线性架构,来组成非线性组织。在非线性组织或是非线性叙事情节里,创作者不需要预设观赏程序或是既定故事结构,只需要架设或规范一种情境或是一个环境,提供可能性,让观者自由自在地依循自己的步调,方式与喜好,来从事解读与浏览;艺术家本人则退于一边,冷眼旁观。

 介入现实公共空间的摄影《他俩有过性关系?》

  “我一直是抱着一个批判的态度,将对强加的真理的怀疑置于公共视野的中心。”

  《他俩有过性关系?》是一组创作于1995年的黑白快照。拍摄过程类似一次街头表演。朱加请助手手举写有上述句子的牌板,站在从街上任意选出的互补相关的男女面前,然后为他们拍照。这些照片看上去有如罪案调查的证据。他利用摄影的强大功能将“真理”叠加在随意选出的现实片段之上,以此在一个没有多少个人表达与私密空间的社会里应对一个高度敏感的性问题。在这一语境里,那句话不像是一个问句(虽然末尾是问号),倒像是对图像本身的一种确认,甚至是指责。不过,随意选出的男女之间的关系程度实在很难确定,以至于照片看上去有了半喜剧效果。不过,这像是对当局常用的某种手法的模仿――将他们自己的现实版本或者说官方版本的真理强加于日常生活以及政治/文化论述之上。这是一种判断先行的确认或指责,而且几乎无法对抗。通过对该策略的挪用,朱加再次将对强加的真理的怀疑置入了公共视野的中心。
 

  朱加解释这件作品时提到,“镜头本身带有极强的侵略性,它带有那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强取豪夺。因此,我希望表达出镜头语言的另外一面。你会感到这里的确潜伏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这或许会引申出一种社会政治问题。很多东西,在那个年代你没有办法进行公开的讨论,当时我把这种感觉形容成“就像一把软刀子”。”

  而在当下,朱加努力在自我的系统内建立完善的语言表达,他的工作和思考的重心是艺术本身:“我不会阶段性的有什么过多的侧重和关注,我只是在我的个人系统中进行正常的创作。”

  以非凡的艺术语言见证不断摇摆的现实

  著名策展人侯瀚如在2008年曾为朱加撰文,在题为《你和朱加发生过性关系吗?》一文中分析了朱加作品和时代的社会背景,在他看来,朱加的作品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语境下出现的。他开始创作观念性作品与多媒体作品的时候,恰好是1980年代末与1990年代初,即中国哲学与艺术界开始引介、拥抱现象学的时期。那是一个决定性的时期,青年人通过重新思考知觉/现象与本质,“意向”与对象,对真实的质疑与“形而上的真理”之间的关系,开始对官方意识形态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解构。作为中国最早以摄影和录像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之一,朱加早已发展出非凡的个人语言来对抗、见证和介入不断摇摆和异变的现实。他的风格极简但强烈,总是在令人晕眩的运动与止水般的静态中反复切换。在他的作品里有两套不一样但又充满有机联系的互补系统,用以记录和再现那些凸显出观者与世界之关系的图像。

上一篇:“上世纪”吕胜中个展将亮相今日.. 下一篇:“历史的温度—中央美院与中国具..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