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品读宋初画家石恪作品《二祖调心图》
2015-09-06 11:51:46   作者;文化网  
五代宋初 石恪(传) 二祖调心图 南宋摹本 纸本水墨 35.3×64.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石恪是五代宋初画风非常独特的一位画家,他的人物画师法张南本,《画鉴》谓其“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乃粗笔成之”, 以破墨减笔进行衣纹线的处理,自..



五代宋初 石恪(传) 二祖调心图 南宋摹本 纸本水墨 35.3×64.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石恪是五代宋初画风非常独特的一位画家,他的人物画师法张南本,《画鉴》谓其“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乃粗笔成之”, 以破墨减笔进行衣纹线的处理,自擅逸笔,甚至不用笔法,简纵狂逸,将疏体人物画在张僧繇、吴道子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开启了减笔人物画的先河。宋人《宣和画谱》评价他的作品气格新奇高古,“其气韵思致过南本远甚”,认为他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他的老师张南本。元代画家朱德润也认为他的绘画“行笔老劲,傅色妍丽,犹有唐人遗韵,故可赏也”《存复斋文集》(卷七),虽然行笔不专守规矩,但由于其具有的深厚传统根基,其画仍可入鉴赏家心目,后世书画家、鉴赏家对石恪的绘画作品显然也有着相当的认同之感,对于注重中国画笔墨、意境为主导的中国画主流思潮来说,这也是极为难得的肯定性判断了。南宋画家牧溪、玉涧等人的减笔作品不被中国画主流所看重,只能“供僧房清玩”,与对石恪的认识确实有着本质的不同。石恪《二祖调心图》即是石恪用笔纵逸的破墨减笔人物画作品,以过于夸张的笔墨塑造出了慧可、丰干两位禅宗祖师特有的人物形象和精神特质。
  此件作品写慧可、丰干两位祖师调心证禅的情境,表现慧可、丰干两位禅宗祖师在调心证禅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慧可为禅宗二祖,他在禅宗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石恪在画卷中作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作思考状,慧可禅师胡须似乎多日都已经没有修理了,衣襟也随意、胡乱地披在身上,给人以不修边幅之感。双目紧闭,嘴唇似合非合,面目神情非哭非笑,所作人物形象,让人忍俊不住,但从人物神情中,使观画者又从中感受到了画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沉、丰富,将禅境中慧可禅师紧张、绝望、焦虑、旷达以及感伤、愉悦而深邃的精神状态洋溢于画面之上,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这一特有的精神意象,对于禅宗僧众以及信佛的信士来说,所引起的震撼、惊讶、疑虑、不安、痛苦、安详、宁静的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五代宋初 石恪(传) 二祖调心图 (局部)
 

  另一幅则作丰干禅师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背上,人、虎均微闭双目,似正假寐情形。所作丰干禅师人物形象邋遢懒散,一幅万事不关心的神情,但从人物的自信、从容、稳重以及微微透露出的清整、肃穆的神态上看,丰干的内心确实又有着无限的大千世界,游戏人生而不离人生,怜悯众生而超越众生,在看似诙谐滑稽的神态中,传达出画中人丰富的内心情感。通过破墨减笔技法高度概括,塑造出如此的人物形象,石恪不愧为五代宋初减笔人物画的经典之作。
  石恪是一位具有广泛文化修养的画家,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说他“博综儒学,志唯好画。攻古体人物,学张南本笔法”,因其渊博的儒学素养及爱好绘画的天赋和志向,使石恪走向了变法自创的道路,通过特有的用笔和立意来塑造人物形象,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主观的情境、客观的物象似乎在笔下互生互灭,成为自我的空无之相,这是无相主义宗绘画的鲜明特征之一。




五代宋初 石恪(传) 二祖调心图 南宋摹本
纸本水墨 35.3×64.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晚唐以来,根据禅宗所标榜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思想宗旨,在中国画内部产生了重大的变革,这就是吕凤子概括出来的“无相主义宗”绘画:“颇取释氏空无相说,承认一切心象物象尽是变幻无常了非实在的幻象,承认画是作者悟彻虚妄、一任幻趣自由的表白,是无相之相适然的显现,我们便可以叫这一宗做无相主义宗”,吕凤子认为“无相主义宗”是和自然主义宗、教化主义宗相并立的另行独立的绘画流派,唐代的王洽、张璪,五代的石恪、南宋的梁楷都是这一类绘画流派的画家,石恪无疑是这一类绘画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受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离开自然主义宗而别创一宗,纵笔破墨,多作戏笔,推动“逸格”绘画的出现,以极为简练的笔法概括出了具有深刻内容的艺术形象。从石恪《二祖调心图》笔墨中,确实可以感受到这一创作倾向,具有“无相主义宗”以及“禅宗画”的某些绘画特征。
  《二祖调心图》的破墨减笔人物画创作方法的使用,显示出了石恪绘画特有的精神风貌,慧可、丰干人物衣纹用笔散乱率意,粗犷有力,意思简当而内蕴丰富,毫无拖泥带水之感,不能不让人惊叹他高度概括、把握物象的能力,笔墨纵逸的用笔特色在这一件作品中被充分体现出来,体现出了“无相主义宗”绘画所具备的特有审美风神。
  此件作品上有作者题款:“乾德改元八月八日,西蜀石恪写《二祖调心图》”,乾德元年为963年,后蜀主孟昶尚称帝,当用广政年号,此件作品是否为石恪作品,当可存疑。但从粗笔行笔的风格及其绘画表现出来的绘画特色来看,对于领会、了解石恪的绘画艺术特色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是可以肯定的。
上一篇:国际艺术大师江在勋作品《晶道》 下一篇:是纯属巧合亦或是无耻抄袭:“油..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