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艺术资讯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使用情况
2017-07-12 10:54:34   作者;大众文化报  
  2005年至2009年,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该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集中创作完成了一批表现自1840年至今我国重..
  2005年至2009年,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该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集中创作完成了一批表现自1840年至今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主题性美术作品。国家财政投入资金逾1亿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支持和鼓励艺术家创作具有民族史诗性质的、能够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艺术精品,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是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历经5年的时间,从项目筹备到确定选题方案,再到面向全国开展申报工作,广大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纷纷踊跃响应并积极配合,最终收到全国各地文化厅(局)和美术单位及部分海外艺术家申报选题600多件,参与申报的艺术家超过1000人。经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委员会初选评审,有127组创作者入围,在对初选入围的作品初稿进行逐一的评议和讨论后, 2007年4月最终确定创作者115组,分别完成106个选题的创作,其中国画创作作品40件、油画创作作品55件、雕塑创作作品20件。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汇聚了当前国内美术界最权威、最具创作实力的艺术家,既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还有一大批功底扎实、成绩斐然的中年艺术家。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强大的创作阵容。
 
  在随后的具体创作中,又多次举办创作草图及作品的观摩指导,从而保证了创作的顺利完成和最终的作品质量,最终共有104件作品入选,其中国画33件、油画53件、雕塑作品18件。作者包括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吴山明、刘国辉、梁明诚、宋惠民、曹春生、冯远、刘大为、杨力舟、王明明、龙瑞、许江、施大畏、陈坚、曾成钢、程丛林、陈宜明、杨飞云、袁武、唐勇力、孙家钵、孙韬、陈科等众多艺术家,呈现了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如《詹天佑修京张铁路》《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井冈山革命斗争》、《七君子》《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太行烽火》《红军长征的将领们》《新中国诞生》《高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青春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生死印——1978·安徽凤阳》等作品,以恢弘的气势和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共同连缀成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的艺术画卷。
 
  2009年9月22日,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最终所有入选作品全部由国家收藏。该展览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厦门、武汉、南京、香港、大连、石家庄等10个城市进行巡展,观众量达100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同时“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通过向全国省级以上图书馆、教育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赠送画册以及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不断扩大该项目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了这批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积极的社会效益。
 
  同时,这批优秀的作品,在近几年的大型展览中,如“胜利属于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光辉历程·时代画卷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丹青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等重要大展上也屡屡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傅文俊数绘摄影作品在俄罗斯列宾.. 下一篇:2018年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