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 中国书画
陈仕彬:冰心寄玉版 逸气假毫翰
2015-06-24 10:22:08   编辑;admin  
 我与罗美富先生相识十余载,近乎忘年之交。罗先生才艺多、职务亦多,然数十年来,他最痴迷的是书法创作。作为当下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正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欢。   罗先生号竹耕堂主,足见他对竹的钟爱之情。在我看来,“竹耕”..
     我与罗美富先生相识十余载,近乎忘年之交。罗先生才艺多、职务亦多,然数十年来,他最痴迷的是书法创作。作为当下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正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欢。
      罗先生号竹耕堂主,足见他对竹的钟爱之情。在我看来,“竹耕”二字正是其艺术追求与造诣的生动写照,亦是欣赏和解读其书法艺术的关键之所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历代文人墨客莫不喜好咏竹画竹。竹,早已成为高贞清雅的品性象征。正如罗先生自己解释:号“竹耕堂主”,一是纪念其父以竹为业,二是竹勿需沃土,亦可奋发、生机盎然,且有风节。他知竹爱竹,为人处世刚直洒脱,谦虚笃诚,这样的精神底蕴正是其书法的内在支撑。所以,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他坚信书法非小道,一管在手,足以写出胸中逸气,这就使得他的书法在运笔结体之间渗透着一种昂扬的生命力,遒劲流美中透出清朗之气,可谓“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他的学书历程也颇有渊源,很早便与毛笔书写结缘。在四川大学上学期间,其毛笔书法已经在校园颇有名气,为日后走上这条路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之后又下了数十年功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深入传统,笔耕不辍。他的行书主要从二王、米芾、苏东坡入手,深得个中三味;草书则从张旭、怀素、王铎的纵情恣肆中体味到了书写的真性情。当然,也从未忘记从汉碑张迁碑、石门颂中吸取厚重苍茫的古意。一路走来,罗先生始终没有忘记“守正创新,师古而不泥于古”的古训,他细心体察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审美趣味,常会将惊鸿一瞥的灵思妙想融入作品中。尤为可贵的是罗先生还擅各种乐器和乒乓球运动,他将在音乐和运动中体悟到的乐感、节奏大胆运用到书写中,使其充满勃勃生机和内在的张力。同时,罗先生知识渊博、情感丰沛而又兼擅古风文辞,动情之时每每妙语连珠,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菁华。正所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也正是罗先生过人的天资、深厚的功力、广博的历练、充沛的情感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位充满人文情怀、士夫气质的书法家。
      提到罗先生的书法,当然不能不提到他努力探索的中英文对写。这种崭新的创作形式受到国内外人们的肯定与赞赏,它体现出的不仅仅是罗先生过人的学养,创新的勇气,更传达出一种自觉的文化担当。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作为最神秘的东方抽象艺术,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人要真正读懂谈何容易。而当汉字与英文在宣纸上相遇,线条的丰富变化,章法的别具一格,增强了书法的现代性和文化内涵,更让不懂汉字的西方人得以“读懂”书法,生出亲切感,进而更易产生审美共鸣,这在书法文化的传播中可谓善莫大焉。而罗先生在这方面的努力还不仅仅停留在创作层面,他从国家审计署外事司司长要职上退下来以后,又担当起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协会的常务副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常务副主席等主要职务。作为当家人,他认真规划书协的发展并身体力行组织各类活动,变得更为忙碌了。同时,还经常应邀为各国驻华、来华官员用英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示范中国书法,并且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中外书法交流展览活动,其文化情怀和忘我付出令人钦佩。
      “历寒暑以求成,沐风雨而自华。”罗先生虽已年近七旬,然而对于其苦心孤旨追求的书法艺术而言,正值风华之年,也因此他更加珍惜当下宝贵的时间,刻苦钻研历代名碑名贴和书学理论,努力拓宽审美视野。他常说:“青壮年的黄金时间大部分都奉献给国家了,现在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我要把在书法道路上欠下的账补回来。”多么朴实的话语啊!道出了罗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境界。是的,罗先生是这么说也这么做,他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奔波于工作室以及各种展览活动,而每天雷打不动的日课稿纸也渐渐堆成了小山。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书法作品已展现出其不凡的造诣,虽不至人书俱老,但也可谓心手双畅。我和同道们都期待着他的书法早日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新境界。
上一篇:欧阳中石 下一篇:《闲情偶寄》:为有闲情造家具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