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玩工艺 >> 新闻资讯
用孝道文化做一件霓裳
2019-08-28 09:50:01   作者;大众文化网  
.

——专访木棉道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徐爱东

近日备受关注的2019年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此次展会汇聚了200多家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组织、机构及企业,参观人数再创佳绩。让大家领略到了当代国内老年服务业的繁荣。

作为唯一参与其中的服装品牌,深圳市木棉道服饰有限公司不仅携匠心制作的孝心棉衣和国风服饰,打造了古色古香的时尚展馆,还以两场雅韵诗意的时装秀轰动全场,展现了当代老年国风的魅力,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

在这些精彩的呈现的背后,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展会结束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对木棉道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徐爱东女士进行了采访。

1、对于木棉道此次在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的亮相,您自己感受如何?可以为我们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亮点吗?

这次的经历让我很振奋、也很感动,觉得不虚此行。虽然时装周、服博会我们之前参加过很多,但是这种以老年人为主的展会还是第一次参加,因此在展会之前很难预测现场的反馈。直到展会第一天,看到现场老年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时尚服饰的热忱,我们就觉得自己来对了。

其实我们为这次展会准备了很久,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多次打磨。要说最亮点的部分,一个是孝心棉衣。孝心棉衣是我们专辟新疆农场,培育出的优质棉花,怀着初心,一针一线缝制,温暖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父母长辈的心情。一个是我们的两场服装秀,老年模特们的形体和姿态都出乎意料的好,很好地诠释出了我们服装的风韵。此外我们为中国服饰艺术团的表演所定制的15套国风连衣裙,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2、您将时尚和孝道文化结合的初衷是什么?您是如何将木棉道的服装和孝道文化进行链接的?

木棉道做的不仅是服装,也是中国文化。“父母者,人之本也”,“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为老年人设计制作中式服装,唤起大家对于孝道文化的传承。

我们木棉道国服品牌在2015年举办的“第二十届虎门服装交易会”上,经反复思考斟酌、精心挑选准备,最后确定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花开孝享”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动人心魂的时装发布秀。当聚光灯下一家三代人穿着木棉道服饰,彼此相依着满怀幸福的亮相T台时,现场掌声雷动——夫妻恩爱、子女孝顺、父母健康、全家快乐,这不就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所期盼的、世间最圆满的幸福吗?

3、您如何理解中国孝道文化?对于当代社会对孝道文化的传承有什么建议?

孝道文化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古籍中的孝,可以归纳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而现代的孝道,我觉得主要是陪伴老人、懂得老人内心真正的需求。

他们大多在物质上不缺什么,因此不是说给他们多少钱或买多贵的礼品他们就很真的高兴。他们所遭受的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情感的缺失,想要弥补这种缺失,就要让他们感受到心灵的慰藉。比如一件大牌羽绒服虽然在价格上比孝心棉衣贵,但是在情感上却不如孝心棉衣深。

4、您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这个平台?

因为“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而且证明了该博览会作为国家级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产品的持续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养老需求,是值得我们木棉道国服品牌积极参与其中的。

5、请问木棉道今后是否还会设计开发老年国风服饰?您准备如何进行推广?

我们木棉道国服品牌,和其它很多企业的区别在——与其说我们是在做服装,不如说我们是借助做服装这个平台,在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老爱幼”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之一。所以,为老年人设计制作木棉道华服,“让爸爸妈妈穿得温暖时尚”,就是我们会始终坚持的一个努力方向。

说到推广途径,我们这次作为唯一的服装品牌参与到“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之中,就是一次找到对口行业,拓展销售渠道的有益尝试。

将服装和孝道文化融合是服装设计的升华,也展现了一个设计师的诚挚初心。期待木棉道今后能用时尚书写更多精彩!

上一篇:第三届圣贝专家委员会29日启幕 下一篇:2019“白蕉海鲈”动画短片创作大..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