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铺   会员中心   登记商家
首页 > 田伯平艺术馆 | 首页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影视 | 商城
个人简介
田伯平
登记时间:2015-05-24
收藏本商铺 发送站内信
分享到: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大众文化网

访客留言
验证码:
内容:

请注意文明用语,留言内容不能超过500个字;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7—4891082
联 系 人:大众文化网客服
邮箱地址:dzwhkf@163.com
统计信息
  • ·访客留言共:0 条
  • ·页面点击量:168332 次
  • 新闻动态
    ·【评论】不待扬鞭自奋蹄——..
    ·【评论】田伯平:厚积薄发见..
    ·【评论】挥毫泼墨中国梦
    ·【评论】撒向故乡都是爱——..
    ·【评论】士雅·墨妙·茶香
    友情链接
    公司新闻
    【评论】挥毫泼墨中国梦
    时间:2015-05-24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时下,“中国梦”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翘首以待,“梦想”这个词亦成为当前最流行最时髦的词汇。当问到书法家田伯平先生的梦想是什么,他不遐思索地道出:“当然是书法的未来啊,传统的书法文化,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社会条件下,都能做到大继承、大提高、大繁荣、大发展是我最大的梦想”。也正是源于此因,田伯平先生日以继夜,夜以继日,为“追梦”而操劳,践行他的“圆梦三部曲”。第一部曲,担当社会。田伯平先生在北京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位置上,不辱使命,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为了让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他多方奔走,促成与中央电视台联姻,组织举办了六届“电视书法大奖赛”、组织举办了三届与弘扬书法文化有关的“永远的清明”诗歌朗诵会、还组织了“书法界迎新春联谊会”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老的书法艺术,唤醒人们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的热情;为了让书法艺术走向世界,他多次带着中国人的骄傲,承载着祖国的书法文化,怀揣着书法的世界梦,跨高山,越大洋,走遍了美、英、法、德、意、澳、日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搞展览,办书会,话交流,把华夏传统的书法文化播撒到五大洲四大洋,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飘逸着翰墨的芳香。田伯平深知,书法技艺渊源流长数千年,书法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仅靠个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他充分发挥书法家协会的作用,号召大家一起为书法走向世界而努力奋斗。为了让世界上的书法友人,聚集到书法故里——中国,感受书法的博大精深,共同探讨交流经验。他带领市书协的广大同仁,历经八年时间,组织举办了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每一届展览都需要近一年的筹备时间,要与各国的书法家取得联系,发出邀请。实际上筹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国际间交往的过程,也是向全世界推广普及中国书法文化的过程,而且一干就是八年的时间,今后还要继续坚持,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是有目共睹的。在每一届的展览中都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家参与,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名扬四海的书法盛会,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现了北京的古都风貌和人文精神,助推了首都的经济发展。也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让书法事业后继有人,他大力推行培养人才理念。田伯平说:“书法艺术如何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下去?大力培养书法人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书法人的历史使命。培养书法人才要有长远规划,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常抓不懈。因为要成就一个书法人才不是很容易的”。为此,在他的带领下,做了许多有益于培养人才的工作。开设了“少儿书法培训班”,开展了“书法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多次“少儿书法大奖赛”,成立了“北京市书法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培养了一千多名书法本科生。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十几所名校联合办学,培养高层次的书法创作人才。通过这些教育措施,推动了书法事业的普及与提高,为书法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第二部曲,奉献社会。田伯平先生为了实现书法文化大繁荣的梦想,把青春与岁月、身心与才智、良辰与美景统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书法事业。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传递自身的正能量,引领社会书风。时下,科技资讯发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变化,社会变得有些浮躁,使得书风也日益浮华,一些书者放弃了埋头研习的良好风尚,钻空子、走捷径、急功近利。我们常常看到冠以各种称号的书法,什么气功书法,什么周易书法,什么和尚书法等等,更有甚者有的用块抹布蘸上墨汁随便一抹就成了什么创新书法,这些都有违书法规律,误导大众,污染社会环境。田伯平对此深恶痛绝,他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用自己的言行引领书风正气。做到了把每一次展览、每一次讲座、每一次笔会、每一次发言都看成是弘扬正气的平台,传递正能量,以此影响社会。他说:“靠我个人的力量去改变社会是办不到的,但我的所作所为可以影响社会,为改善社会环境尽自己一份责任”。他曾行程几十万公里,亲临全国五十多个地区,上高原,下哨所,去山区,走边疆,坚持几十年如一日,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触角深入各个领域,不辞辛劳地把正统的、规矩的、先进的书法文化播撒到人民大众心中。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受邀各大中小学教授书法课程,担负起书法教育及普及的责任。他曾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及首都师范大学等二十多所大学的邀请成为客座教授,被北京徐悲鸿中学、北京第二中学、北京第八中学、北京礼士路小学、北京育民小学等十几所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为大中小学的学生们讲授书法知识,传播书法文化。还经常去北京市监狱、北京市少管所为接受改造的人员普及书法知识,用书法的艺术美唤醒他们心灵的良知美。多少年来,数不清他跑了多少里路,数不清他讲了多少堂课,数不清他去过多少机关场矿,更无法统计有多少人聆听过他充满激情的宣讲。但历史已牢牢的铭记他为书法教育的付出与执着,他自己也为常年坚守这块书法教育阵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做的第三件事,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是一个书法名家是一个公众人物,社会活动需要他积极参与。田先生每天接到的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军队武警及监狱教管所等不同内容的邀请铺天盖地而来,都去参加吗?那是不可能的,时间上是根本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根据时间精心筹划。他会主动抓紧时间尽可能多的参与一些。凭借着自身充沛的精力,就象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永不停歇。时而奔赴书展现场,时而登上各种讲堂,时而参加现场笔会,时而亲临赛场评奖……。往往忙到很晚才能回到家中,根本顾不上与家人寒暄,便会一头扎进书房,赶紧书写作品,“偿还”永远还不清的“书法账”。为了明天的工作,他不得不在子时收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日年年都是如此,说起来倒也简单纯粹,所有的付出都只为“书法”二字。关心他的人几乎都在重复着同样一句话:别太累了,要注意身体啊。田伯平先生说:“我曾看到过书法前辈为书法事业而呕心沥血,就是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书法艺术发光发热,是他们在激励着我前行,他们是我的楷模。我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不努力,不作为,不进取,恐怕才会有负于前辈期望。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书家,要勇于做书法的传人,要敢于成为书法的脊梁,要为书法事业多担当、多奉献,为后来人竖起标杆、做出榜样,共同托起书法明天的希望,为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伟大梦想奉献我们的力量”。


      第三部曲,关爱社会。田伯平先生是一个公众人物,他始终以朴实和善良的秉性回报社会,关爱社会。南方洪水,泥泞中有他振灾的足迹;东北火灾,森林里留下他呐喊助威的声音;汶川地震,废墟上闪烁着他人性的光辉;弱势群体,传唱着他慷慨解囊的事迹。一次次的捐赠,一次次的解囊,昭示了一个书法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慷慨解囊是田先生的性格使然,他从来不把金钱物质看得很重。他曾多少次救助孤残儿童,为受灾地区捐款,为贫困山区募捐……。田先生的家乡在美丽的白洋淀畔,当他得知家乡一所小学缺教学器材时,他毫不犹豫出资二十万元,为学校购置了多媒体电子教学版、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在他不断的捐助下,这所学校软件硬件齐备,环境整洁明亮,师生面貌清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一次,中央电视台为田伯平先生拍摄专题片,他随剧组到家乡采景时,听说过去的一个老邻居,在几年的时间里接连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后,身心受到重创,生活极度拮据。田伯平先生当即找到了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当面表示为她养老送终,并把随身携带的现金全部给了这位老大娘。回京后田先生又与老大娘所在的村委会取得联系,每年给村委会一定数量的助老款,让村委会每月发到老大娘及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手上。多少年来,在参加或组织家乡举办的一些活动时,也常常是自掏腰包。比如,官方或民间的一些重要活动需要他带一些书画家,举办笔会助助兴时,他从来没提过报酬,但他又不会让同行的书画家们白白付出,往往是自己出钱付劳务费。有人说过没必要这样做,但他却淡然置之。他觉得,是故乡这片沃土养育了我,滋润我成长,使我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现在应该反哺故乡,回报那里的人们。钱是小事,把事情办好才是大事。田伯平先生在深入郊区一线的工作中,也常常是慷慨解囊扶贫帮困。看到身患疾病的乡亲,他会帮着联系城里的大医院,托朋友找专家大夫为其诊病,垫付医药费是常有的事;看到孩子上学困难的家庭,他会从资金上给予赞助,直到孩子学业完成;看到贫困的孤寡老人,他不仅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帮助,还会奉献一片孝心,一有时间便会常去看望。……记得十二年前,第一次去门头沟的一个山村,无意中听说有一位年愈八旬的老人,曾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交通员,为革命事业做过贡献。他让一位友人引荐认识了这位老革命,老人一生坎坷,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生之大不幸,全让他一人赶上了。田伯平先生觉得他太可怜了,于是就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带他体检带他看病带他看天安门城楼,为他洗澡为他购物为他开车到城里兜风,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鸡鸭鱼肉米面粮油,年年都是田伯平提前送到家中,村民们都说老人上辈子积了大德,遇到了贵人,称赞田伯平是一个大好人。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九年,直到老人平静的去世。类似这种助人为乐的事情,田伯平先生自己都记不清做了多少。但在人们心中的影响是深刻的。所有这些,不仅仅彰显了田伯平先生的仁爱与宽厚,更表现出一个书法大家对社会的大德与大义,传播的是正能量,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辉。


      伟大的中国梦,是通过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实现而梦圆的。总有人高瞻远瞩,洞察时代的脉络;总有人见微知着,秉持理想的烛照;总有人修篱种菊,寻找人生的美好。田伯平先生和亿万中国人一样,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追逐梦的光芒,为复兴华夏,圆梦中国而踏着时代的节拍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