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铺   会员中心   登记商家
首页 > 田伯平艺术馆 | 首页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影视 | 商城
个人简介
田伯平
登记时间:2015-05-24
收藏本商铺 发送站内信
分享到: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大众文化网

访客留言
验证码:
内容:

请注意文明用语,留言内容不能超过500个字;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7—4891082
联 系 人:大众文化网客服
邮箱地址:dzwhkf@163.com
统计信息
  • ·访客留言共:0 条
  • ·页面点击量:168416 次
  • 新闻动态
    ·【评论】不待扬鞭自奋蹄——..
    ·【评论】田伯平:厚积薄发见..
    ·【评论】挥毫泼墨中国梦
    ·【评论】撒向故乡都是爱——..
    ·【评论】士雅·墨妙·茶香
    友情链接
    公司新闻
    【评论】田伯平:厚积薄发见真功
    时间:2015-05-24

      书法家田伯平五岁开始玩儿墨,六岁正式开科运笔,屈指算来已半个世纪,练就的书法童子功彰显“松志湛长春,红炉火鉴真”之境界。其作品早已名扬四海,世人皆知。各种书体熟稔于心,挥笔落纸生云烟。静心书写的楷书,颜筋柳骨姿态端凝,展现了田伯平扎实的书功;乘兴挥毫的草书,挥洒自如酣畅淋漓,昭示了田伯平洒脱的书风;一蹴而就的隶书,厚重健实雄浑苍劲,表现了田伯平朴实的书道;精心雕琢的篆书,圆转回环简淡秀润,演绎了田伯平秀美的书韵;一气呵成的行书,隽永俊秀气韵流畅,宣泄了田伯平倜傥的书情……。之前在一次写茶展览中,一口气写出了两千多个形态迥异的“茶”字,包罗书法世界的所有书体,足显其深厚的功底和技法。书法界前辈对田伯平的作品多有赞誉,启功先生评价“楷书见真功,行书有个性”,并书赠“中华儿女多奇志”以勉励;刘炳森先生评价“人正心正笔正,虎跃龙腾凤舞”,并书赠“气势磅礴”以赞扬;沈鹏先生评价“自然天成,收放有度”,并为田伯平书法艺术馆题字“田伯平书法”以示祝贺;欧阳中石先生评价“伯平书法以儒雅见长,清新脱俗”,并书赠“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以鼓励。田伯平与书法,书法与田伯平早已心笔合一,独具个性。见到田伯平就能想到他的书法,目睹其作品,不用看落款就知作者准是田伯平。这一书一写一笔一画间所展现的风云变幻,谁曾知道蕴藏着多少“字”外功呢?田伯平兴趣爱好广泛,十八般武艺多有涉猎,并与书法相参相悟,相得益彰。


      首先侃侃田伯平的武功。田伯平的武功修炼是与书法同时开始的,都是由集书法武功于一身的外祖父引领上路的。其外祖父田普亭曾是知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少林功夫传人。曾几何时,凭着一身的少林功夫抱打天下,亲身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赶走了日本鬼子,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后大隐于世专心修炼书法和武功。为了把这对民族的、传统的姊妹文化传承给后人,田老先生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当然也少不了跟在身边宠爱有加的外孙子了,于是,田伯平从六岁开始,就常常在清晨被外祖父从睡梦中叫醒,到离家不远的天坛公园练习拳脚。从此,田伯平便开始了摸爬滚打龙腾虎跃的生活。外祖父是心中有数的,他重点教授的还是书法,武术是为书法融入筋骨,通过练武而提高书法的内在支撑,也是为了强健体魄,磨练意志。真可谓天道酬勤啊,历经长期的磨练,田伯平还真掌握了不少的武术套路,扎马步、跑虎跳、后空翻驾轻就熟,太极拳、降龙掌、少林腿略有大成,卧如弓,坐如钟,行如风,一招一式超凡入圣。看他舞剑静若伏虎,动若飞龙,缓若游云,疾若闪电,又稳健又潇洒。看他打拳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掌划一圆圈,“乎”的一声,向外推去,意形皆备,虎虎生风。武功不只是给了他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把武术中的式、力、劲和书法中的意、气、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文武交融,书中见武,武中见书。使得他后来的书法武术元素表现的淋漓尽致。现如今田伯平已年过半百,身上的那点儿功夫已完全融入到书法之中,只能在书法作品中寻找当年那种神乎其技的武术影子了。田伯平自嘲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随时展现武术风范;看今朝,还在江湖飘,可叹只余花拳绣腿”。然而,我们却在田伯平书法作品中参悟到那种动若疾风静若止水的武林气势。其草书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字里行间透出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绵里裹铁、秀里藏针的武术元素,作品表现的气势磅礴,观后令人荡气回肠。


      再来谈谈田伯平的气功。气功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认识“自我”的修炼。人们以这种修炼形式,调节自身的心理与生理,使之达到人身与精神的最大和谐与统一,也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地。书法则是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刚柔顺逆、动静疾徐的运动痕迹,以《易经》的阴阳之理,即黑白的反差艺术,体现着书家的内心世界。气功与书法,这两颗古老的东方文化领域中的璀璨明珠,以其各自形成的独特风格有机的相互依附而融合的存在着和发展着。有人说练书法绘画是“不练气功的气功锻炼”,此话不无道理。书画家在挥毫拨墨之时大都会自然或不自然的运用到气功理论,而田伯平则是有意而为之。也许是武术、书法、气功同源的道理,田伯平在接触武术书法的同时,也就把气功作为一门功夫在师父的指导下开始修练了。田伯平练气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循序渐进。打坐、吐纳、导引、采补、站桩、通臂、摇肩、指禅,调心调息调身,开悟大道,激发潜能,打通奇经八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掌握了气功的基本要领,参透了气功的内在规律,由浮思到入静,由妄念到无念,行气自如,运气有方,使得气功理念自在运行于血脉之中。二是让气功与书法结合,一点一滴由浅入深。让气功寓于纸墨、融入书法作品的谋篇布局之中非一日之功。田伯平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挥毫泼墨时注意揣摩如何把“气”注入笔端,融入到一笔一划之中。修练气功时怎样让“字”飘渺入境,幻化为一呼一吸之间。做到气中有书,书中有法,法中有技,技中有功。反复揣度,反复修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业道酬精,人道酬诚,终于在一九八二年夏日,田伯平以一幅“气贯长虹”的书法作品展示了气功与书法的完美结合,在北京市职工书法大赛中挤压群芳摘得桂冠,当时的书法名家一致认为作品“气韵贯通,浑然天成”,据此在书法界崭露头角。年方二十四岁的田伯平竞如此的书风老道,不能不说气功对书法所起到的微妙作用。三十多年斗转星移,如今的田伯平已成为书法名家,他对气功的钻研越发臻于成熟,气功在书法中的运用越来炉火纯青,出神于气功,入化于书法,使得人与气功与书法融为一体。说起他的代表作品,当属他用行书创作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从挥毫时的手舞足蹈到盖章时的屏气静心,俨然一场气功表演,挥毫泼墨的过程演绎着流动与静谧的幻化,气息与技法的升华。不禁令人随景入境,赏心悦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随气流动的汁液跃然于宣纸之上,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字在气中行,气在行中留,笔势雄健洒脱,气韵自然天成。整篇作品大气磅礴,千里阵云,完美诠释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人情怀。此幅作品曾在一次振灾拍卖会上拍得38。5万元的价格。


      接着说说田伯平的艺功。或许是乘袭了会拉二胡父亲的基因,田伯平有着一身的艺术细胞,自小喜欢吹啦弹唱。十来岁时就会吹奏好几首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曾一度成为那个大杂院人们茶余饭后的艺术盛宴,高亢悠扬的笛声成为了那个年代那个大院那些人们的美好回忆,也记录着田伯平学艺的点点滴滴。田伯平小时候居住在崇文区磁器口的一个大杂院,这个院可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大院,在这里居住的有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红巧兰、有电影演员、有杂技演员、有书法家、有大学教授等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生活,田伯平如鱼得水,凭着天资聪颖和旺盛的精力,拼命地吸吮着艺术的乳汁。他曾拜东方歌舞团的笛子演奏家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小提琴演奏家为师,系统学习了民族的和西洋的两种乐器,后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深造,对其他艺术形式和各类器乐广有涉猎。相声、小品、朗诵、主持象模象样,口琴、笛子、葫芦丝拿起就吹,钢琴、提琴、萨克斯随手就来,对高雅的、通俗的、西洋的、民族的、古典的、摇滚的音乐理论融会贯通。凭着孜孜以求的精神和不懈努力的执着,田伯平的艺术功底日臻扎实。不妨让我们寻着他的艺术足迹领略一下他的艺术风采:那是一次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在一个庄园的咖啡厅,庄园主热情的接待了远方的客人,兴致至极,庄主邀请大家弹奏钢琴抒怀助兴,田伯平优雅的走到了钢琴前,随着手指在琴键上的弹跳,一曲节奏明快的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响彻大厅,顿时,人们和着音乐纵情的歌唱、舞蹈,气氛热烈,洋溢着欢快的友好情结;那是在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的录制现场,电视台邀请了书画界的爱好戏剧的名人,组织了一次票友会,在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欢歌笑语闹正酣时,田伯平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葫芦丝,用这种特别的民族器乐演奏了一曲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令人耳目一新,赢得了满堂彩;那是在新加坡访问时,应邀为爱好书法的华人做了一堂书法讲座,在讲到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时,田伯平讲到书法就是凝固的音乐,并用交响乐通常的结构形式——奏鸣式、展开部、华彩乐、回旋曲解析了书法作品,倡导人们用对音乐的理解去欣赏书法作品,会大有裨益。当大家得知田伯平对器乐广有涉猎时,不知是谁从后台递上了一个白色的萨克斯,此时会场情绪热烈,掌声一片,只见田伯平镇定自若,笑着整了整哨片,悠扬的旋律便从指尖流出,一曲萨克斯独奏曲《回家》,触发了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感,不禁悄然泪下。他曾先后主持过中国书法界在人民大会堂的新春大联欢、第八届国际书法大展文艺晚会、全国艺术家午门金秋赏月、中国书画界十大影响力人物揭晓仪式等;曾创作并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合说了相声《我是书法家》;曾与著名影视演员朱琳合作朗诵了自己创作的长诗《笔墨之恋》;还参演了电影《吴道子》和电视剧《恒山的月光》等等。最出彩的当属去年举办第四界国际书法双年展,当国家和北京市领导同志及国际友人落座开场时,台上的管弦乐队应该高奏《拉德斯基进行曲》开场,现场主持突然告之乐队指挥还没到,这下急坏了文联的领导,此时田伯平说了一句“我来吧”,便健步走到台中央,随着一个专业的指挥预备手势,乐队齐刷刷地拿起了乐器,在随着一个起始动作,乐队非常整齐的奏响了雄壮浑厚节奏明快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凭着多年的艺术积淀,力挽了一场本不该出现的失误,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田伯平扎实的艺术功底,全部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增强了他书法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纵观田伯平的作品,每一字、每一行、每一篇无不透着乐感,流动着旋律。在吴裕泰举办的个人写茶书法作品展时,有一幅《贯口说茶》的行书作品打动了广大观众。这幅作品用相声表演中常用的一个“活儿”——贯口,内容作文流利,挥毫一蹴而就,文与书都形成“贯口”,但作品的字里行间却起伏跌宕风云变幻,有节奏,有韵律,有高亢,有低徊,时而琴声,时而鼓鸣,时而茶香,时而水清,听似如歌的行板,看似舞蹈的风姿。整幅作品俨然一个包罗艺术万象的结晶体,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享受。


      最后聊聊田伯平的文功。书法是一种文化,创作书法作品的人更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功底。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除了线条多变布局跌宕外,其文学功底起到了重要作用。好的书法作品必然要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见书法与文化、文化与书法相互支撑的程度有多强。“要做一个书法人,先做一个文化人。”这是田伯平的外祖父对外孙子的一贯要求,因此,在田伯平咿呀学语时,外祖父就教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等文化常识。田伯平就这样舞着笔墨,唱着诗词,闻着书香一路成长起来,凭着聪颖的天资,执着的历练,在加上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造就了他书能挥毫写春秋,文可走笔着华章的大家风范。也许是职业习惯,田伯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从仓颉造字到现代的文化繁荣,从陶片出土到今天的艺术纷呈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也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浸泡和滋养,造就了田伯平大儒大雅的书法大家风范,成为了社会瞩目的文化名流。除了在书法界身兼数职外,还兼任着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积极参与社会多种事业的活动,被中华诗词协会、中国楹联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北京朗诵研究会等多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还被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委员会聘为会员。写了一大堆的各类文章获得了不少奖项,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引领了时代风尚。如精心创作的《让您的“字”成为艺术》、《欣赏音乐说书法》、《女子书法散论》、《王羲之与他的“兰亭序”》等,每篇都是珠玑玉润的上乘佳作。还有他最为放怀畅意、颇具浪漫主义诗人的诗词《梦中的故乡》、《笔墨之恋》、《雨中的丰碑》、《永远的清明》、《又见月半湾》、《琴诵》、《忆江南》、《傍晚,我走近布里斯班河》等,真乃天心流露、真情弥漫,咏诵令人回肠荡气,陶冶性情。还出版发行了《田伯平论书法文集》、《田伯平书法楹联集》、《田伯平散文诗歌集》等多部书籍。最令人叫绝的当属现场作诗对联,不管什么人什么行业,只要说出姓名和所从事的工作,分分钟便可完成一幅对仗工整的藏头对联。记得有一次朋友聚会,酒过三巡,大家提议让田伯平当场挥毫泼墨,他走到桌前说:“我跟各位朋友都是初次见面,现在请一位朋友把名字告诉我,十五秒钟作出藏头对联。”话音刚落立即引起大家的兴趣,其中一位说道:“我叫张剑,在法院工作,写吧!”田伯平沉思了大约十秒钟后落笔“张驰有度纷呈事,剑舞无形法自多”。“张驰有度”对“剑舞无形”,法院方面的“纷呈事”用“法自多”来解决。对仗工整,平仄整齐,并以“张剑”藏头,在场的人无不叫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日本一个书法家代表团来到北京进行文化交流,说是交流,更有比赛的意味。当看到日本朋友用行草隶篆书写唐诗宋词,尽显得意之时。为不趋下风,田伯平用书法加文字功夫来彰显中国书法家的文化底蕴,并当场创作对联,用俊秀洒脱的行书写下了一幅“皓月长城时城长月皓,白云富士下士富云白”回文对联,日本朋友无不拍手称赞。在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之前,田伯平曾满怀激情精心创作了一幅楷书作品《申奥序》,论挥毫,笔画收放聚散,错落有致,结构寓巧于拙,自然洒脱,给人雍容端庄之感。看内容,从顾拜旦写到北京奥运期盼,从刘长春写到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情真真,意切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们期盼奥运的殷殷情怀。让我们体味到了田伯平书法作品中过硬的文化功底。


      记得国外的一个大文豪曾说过:“对世界的一切事物我都不感到陌生”。田伯平也正是对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深感兴趣,才激励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将所学所悟汇流成海,聚沙成塔,成为了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咖,在文化艺术领域不断的建功立业,不断的追求更高,不断的超越梦想。如今,田伯平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但他依然追梦不断,勤学不辍,曾自勉道:“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我会在求学的道路上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活到老,学到老,为社会服务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