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铺   会员中心   登记商家
首页 > 方增先艺术馆 | 首页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影视 | 商城
个人简介
方增先
登记时间:2015-05-22
收藏本商铺 发送站内信
分享到: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大众文化网

访客留言
验证码:
内容:

请注意文明用语,留言内容不能超过500个字;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6579****
联 系 人:大众文化网
邮箱地址:dzwhkf@163.com
统计信息
  • ·访客留言共:0 条
  • ·页面点击量:173681 次
  • 新闻动态
    ·【评论】当代中国人物画传统..
    ·【动态】新海派书画艺术风生..
    ·【动态】艺术没有捷径 唯有生..
    ·【动态】 方增先:质朴这点很..
    ·【动态】浅谈方增先作品辨伪
    友情链接
    公司新闻
    【动态】艺术没有捷径 唯有生活锤炼
    时间:2015-05-22

      上台领奖,几乎是所有颁奖仪式的一个“规定动作”。但在一年一度的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上,最动人的场景始终是“台下领奖”的一刻。昨天,就坐会场第一排的方增先、吴宗锡接过“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证书时,现场的掌声中充满了敬意。因身体缘故未能亲临现场的任溶溶也在电话中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三位耄耋大家耕耘的领域各不相同,剖析他们的艺术历程却也不难发现相通之处。艺术没有捷径、唯有生活锤炼。三位艺术家的共同心声是:只要身体允许,就将在艺术路上继续求索。


      任溶溶:多为孩子翻译好作品


      去年12月举行的 “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90岁高龄的著名儿童文学家、翻译家任溶溶被授予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称号,当记者在电话中祝贺任老连续获得两个终身荣誉奖时,任老连声说道:“惭愧,惭愧。上海有那么多好的翻译家,我从事的是儿童文学翻译,得到这么大的肯定实在是我的荣幸。 ”


      在中国儿童文学界,恐怕很难再找出一位像任溶溶这样译作蔚为大观、创作成就卓然,且超级风趣幽默、玩兴十足的大师级人物。任老通晓英、俄、意、日4种外语,翻译过伊索、科洛迪、安徒生、普希金、巴里、罗大里、达尔、林格伦、米尔恩等人的作品,译作达数百种之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小飞侠彼得·潘》《女巫》《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全集》等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作家作品几乎就是因他译介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任老的创作也不容忽视,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没头脑”和“不高兴”》。为儿童服务、为儿童写作,是这位生活中的“顽童”一以贯之的乐趣所在。


      谈到翻译界现状,任老说:“上海有非常好的外国文学翻译环境,有一流的外语学校,一流的外语学家,有关部门对翻译工作也相当重视和支持,但我仍感到儿童文学翻译领域有些冷清。我刚从事翻译工作时,由于儿童文学翻译人才比较少,我就选择了这一项工作。时过境迁,如今,做儿童文学翻译这一行的不增反减……儿童文学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也能影响孩子成长,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投入到儿童文学的翻译中去。 ”他说,除了翻译,自己做了一辈子的还有编辑工作,“做编辑对我的翻译影响很大。一部好的翻译作品,除了翻译家外,编辑更是不可或缺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从事编辑工作,让上海多出好书”。


      方增先:“走进去”才能“画出来”


      这是方增先今年获得的第二个终身成就奖——今年1月,他刚获得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作为一个画家,我只想尽可能地把画画好,从没想过要得什么奖。接连得到这么重的荣誉,看来我还得努力画出更好的作品才行。 ”82岁的方老笑道。


      曾任上海美术馆馆长等职的方增先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方增先初学西画,后攻意笔人物画。在成名作《粒粒皆辛苦》中,他用中西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位赶着满载丰收稻谷的马车的农民捡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该画被美术界公认是中国人物画早期革新的典范,并在多个国家展出。之后,他又创作了《说红书》、《艳阳天》插图、《孔乙己》插图等众多人物作品,用独特的画风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他还进行了大量绘画理论探索,出版了《怎样画水墨人物画》《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等多部绘画理论著作,并对水墨人物画的技法进行了改良和创新。


      “有人说我的画画得好,是因为我画的是最基层的群众。我真正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才能画出他们的生活。 ”在方增先看来,缺少生活的作品是空洞的,“画家必须体验生活,这并非是指拿着照相机到乡村拍几张农民劳动的照片,而是要跟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和他们一样过生活。如今,上海的文化环境越来越好,但画家还是应该多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创作出更多有生命力的作品。 ”


      吴宗锡:评弹传承还在“人”


      “我今年已虚岁89岁了,但只要身体和脑力还可以,我当为党的文艺和评弹事业,继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评弹事业是青年时期党交给我的任务,也是给我毕生的任务。 ”接连获得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上海评弹团老团长、曲艺理论家吴宗锡说:“荣誉是对我的鼓励,更希望是对曲艺界同行们的一种鼓舞。 ”


      谈起评弹,吴老满腔热忱、思路敏捷。前年,他以86岁高龄著书《走进评弹》,这已是他第六部关于评弹艺术的论著。对于自己的笔耕不辍、思考不止,吴老谦虚道,他忧心评弹艺术的传承,但年纪大了,“使不上力”,所以多做一些理论研究的工作,这是评弹长期以来的薄弱环节。时下在各类评弹票房与书场里,处处可见“白茫茫一片”的老听客,很少能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对此,吴老说:“评弹不是没有人听,恰恰是我们没有好作品、好演员,听众才感到不满足。要吸引年轻人,也是一样的道理。评弹是面对观众的艺术,关键还在演员自身的艺术含量,光是讲故事不够,必须发挥评弹的艺术特点。 ”


      评弹艺术“艺随人在”。吴老感慨,现在学评弹的年轻人不少“刚学会唱,就当了演员”,缺少“中间环节”的锤炼。“评弹艺人从出校门到真正成才,还要经过非常细致的调教过程。老艺人越来越少了,师资也成为问题,现在不少收徒的老师,是‘三年级’的老师在教‘二年级’的学生。 ”


      在吴宗锡看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还在“人”。他建议,评弹可以参考借鉴京昆艺术的一些方法,“集中优秀师资和人才,办研究生班也好、研修班也好,一方面,让‘接班人’们得到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他们的文艺思考和理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