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玩工艺 >> 人物访谈
墨韵京声一浅论中国画与京剧
2017-11-01 14:45:08   作者;作者:罗建泉  
.

作者/罗建泉

     国画京剧同为中国之国粹,博大而精深。泼墨写意于方尺间,身段声腔表演于舞台间,二者看似不同却异曲同工之美妙。我是一个画家,儿时受父亲的影响知道了京剧,崇尚戏文中的英雄人物,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京剧天天放天天看天天听,当然听不听由不着你,永远只有那几出戏,少年的我有时很讨厌这单调的样板戏,却也会哼唱这其中许多唱段了,后来知道了马连良《借东风》周信芳《徐策跑城》余叔岩《战太平》,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于是乎一个个听、看,渐渐的懂了一点京剧,了解一点老生、花旦,慢慢地京剧这个美值入了心房。



 

    年少时我也参加过票友社,有位拉琴的老师说我有龙虎音于是乎登了台唱了杨宗保巡营一段,三十多岁时唱得了《打虎上山》《罗成叫关》,唱啊唱什么多能啍却始终不得其法。我太太也曾是戏曲演员,这便与戏曲又有一缘,由于工作的原因慢慢地不再关注和哼唱京剧了,几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白发满头的画家了,然唱京剧却没了嗓子。偶然间发现了京剧演员蓝天,看他的戏是一种享受,其深情并茂的表演让人回味无穷,蓝天又把我带回了京剧,仿佛自己又回到年轻时,再回首京剧还是那么个美,声腔由如高山流水,音曲如大江奔腾,国家一级编剧,戏曲评论家、美术理论家、苏位东老先生曾为我的画写过文章称:建泉的画‘’气势磅礴,灵动秀美,如高山流水,大江奔腾‘’。我以为京剧表演恰似高山流水与国画异曲同工啊。与蓝天这位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交流,更对京剧深入三分。中国画和京剧多有程式化与自身的表演方法,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画通过色彩线条来表达画家心声,京剧是通过声音、表演、传达对人物和剧情的理解,两者都是以传情达意为目的,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罗建泉作品《万山红遍》
 

     中国画因手法的不同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主要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京剧是唱、念、做、打、表、舞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所谓“唱”就是在京剧音乐的伴奏下,通过程式化的曲牌和唱腔塑造剧中的人物,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念”是指剧中的念白,所谓“千斤念白四两唱”,是强调规律性、音乐性、平仄性的话白,对表现剧中人物性格和形象极具重要性;“做”即指表演,所谓“做功”泛指表演技巧,演员在表演角色时手、眼、身、法、步的各种程式化动作,以及用髯口、翎子、甩发、水袖的表演特技,来突出人物的个性情绪,“扬眉瞬目”“投足”就是做,就是表演;“打”是指以传统武术为基础的高度艺术提炼的武打动作,演员的把子功和毯子功都需要从小严苛的训练;“舞”即“无动不舞”,所有的动作表演都经过艺术化、舞蹈化处理;京剧角色表演根据性别、年龄、身份、性格气质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京剧的伴奏根据管弦乐和打击乐分为文场和武场,使京剧有了更高的艺术魅力。



 

        中国画计白当黑,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鱼或一艘船,整幅白纸都变成了水,树梢和山间的留白也是“云法”的一种处理,画面上人物手里拽着一条风筝线,所有留白皆为云;画中人物打着雨伞代表着雨雪天气,夹着雨伞就代表着风雨将至或雨过天晴。在京剧表演中,马鞭一扬,走一个圆场,即“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如蓝天的《智取威虎山》上山一场,一人一鞭,马舞潇洒俊逸,奔驰在茫茫雪原,小小舞台却气冲霄汉。京剧中几轿夫前仰后合的舞蹈化动作就是抬着轿子一路颠簸,几位兵丁一站就代表了千军万马,周信芳先生的《打渔杀家》,舞台上没有河,也没有船,但是萧恩、桂英父女通过手里的船桨,以及上船后船头和船尾上下浮动的动作表演,使整个舞台变成了江河;蓝天的《夜奔》则通过林冲一系列高难度舞蹈化表演,极富情绪化细节将林冲的内心表演的淋漓尽致;这些虚拟化的表演对生活加以高度的夸张和概括,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罗建泉作品高山流水
 

       无论是工笔画和写意画,都要求极强的书写性,所谓“写意”是针对写实而言,因画家的主观情绪、文化修养强调韵律性、音乐性和生命性的表现,是对自然的高度提炼,画家通过不同的绘画内容对情绪的一种宣泄,以抒“胸中逸气”。京剧的写意性同样是指高于生活的舞台表演,“无念不唱,无动不舞”就是要求用抒发性的动作、语言、唱腔来表现人物;上马和下马利用马鞭的不同的动作表现,例如《古城会》一场中的关公一边骑马一边演唱,或急或慢,或动或静,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写意性;京剧中的服装、道具乃至脸谱也极具写意性,可谓以戏入画、以画品戏。



 

     京剧的舞美深受中国画影响,尤其现代京剧的演出,许多中国画绘成布景,精彩的演唱配有一幕幕精美的画卷做背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梅兰芳先生的《洛神》,是根据晋代画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改编而来,穿越时空,梅兰芳参照画里的服饰和情态,用他的演唱和舞蹈来表达画卷里洛神的娇媚和冷艳。国画无论通过工笔还是写意水墨都对京剧进行了传神的描绘,京剧为国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国画大家关良、高马得先生的京剧人物画是其中代表。国画大师与京剧大师的交好也成为了人间美谈,荀慧生拜吴昌硕为师,齐白石收梅兰芳为徒,四位大师,两段佳话,而宋保罗先生边唱边画绝技,展示了国画与京剧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都可以由技而入道。李苦禅先生说:‘京剧是写意的戏’’。无论用国画的表现还是京剧的表演,无论是国画的视觉性表达还是京剧的听觉与视觉的共唱,都表明中国人用这些传统的方式,可以达到对艺术最高境界的“游于艺”的解悟。


(文 / 罗建泉,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授)。




罗建泉作品《踏雪寻梅》 

上一篇:王志安—德艺双馨艺术家 下一篇:自然劲健 洒脱豪放—谭贵清先生榜..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