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铺   会员中心   登记商家
首页 > 谢云艺术馆 | 首页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影视 | 商城
个人简介
谢云
登记时间:2015-05-22
收藏本商铺 发送站内信
分享到: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大众文化网

访客留言
验证码:
内容:

请注意文明用语,留言内容不能超过500个字;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71—XXXXXXX
联 系 人:谢云
邮箱地址:dzwhkf@163.com
统计信息
  • ·访客留言共:0 条
  • ·页面点击量:114474 次
  • 新闻动态
    ·【观点】我的书法道路及遐想..
    ·【评论】古典与浪漫的汇流—..
    ·【评论】妙造自然的谢云鸟虫..
    ·【评论】灵动的谢云鸟虫书风格
    ·【评论】天真烂漫是吾师
    友情链接
    公司新闻
    【评论】天真烂漫是吾师
    时间:2015-05-22

      丙子岁暮,初识裳翁谢云老于京华,时艺术研究院于丰台有艺事。余自黔来,与天下翰墨方家相聚,裳翁应邀讲学,并有书签“一匹红绡”相赠。因缘造化,间隙得以展纸挥毫,题赠墨宝,转眼十七年矣。今春,余旅居京华,朋友赠吕章申先生主编之《谢云书画艺术》巨册,爱不释手,睹裳翁鸟虫之篆,因形造意,因意成体,因体生用。裳翁书法绘画,可谓树大根生,枝繁叶茂,自成大家。——题记


      一、契合道妙


      裳翁生活,鄙之未知者多,故“知人论世”者,不堪承当矣!唯就书而言,或可得皮毛焉。今敢以点滴心得,或述诸方家,便窥裳翁堂奥可乎?初睹裳翁鸟篆,错落别致、纵横歪倒、收放自如,乃知其有老聃“复归于婴儿”之态,纯然契合道妙。先生所寄笔墨而出以真诚者,又似非书画所能涵容。论书若涉此一“道”字,其义涵之广大,又似非一文所可表焉。


      “道”之根在“人”也,人与天地合,与宇宙合,故“道”者宇宙人生之真相者也。所谓书道者,书者之合道也,非书有道,乃书者有道也,若言书之有道,实技术而已,天下之公器而已,非常道也,余类亦然。孔夫子所以“述而不作”,实非“造作”而可为,乃先圣之观宇宙本然者也。是故先圣之道、先圣之言所能陶化来者,修身诚意,克己复礼,追慕周代而已,何需另造?老聃云“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其所指唯“道”也。孔夫子之真意在此,学人或多有错意者,又当别论焉!夫大道者,一切贤圣皆向往之,是故儒释道三家所传,皆师师密付,心心相应以为要诀。故“道”非关文字,非关翰墨,亦非关权力、身份、学养之属,端在“心性”之淳厚者可契入之。古人以“天门”之未闭而能契入宇宙之本体者乃可得“天道”,此“本性”之固然。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曰“归根”,曰“抱一”者,入道之“法门”者也。佛法言妙用,言万法者,斯究竟之宏大本体者也,又别论焉!


      裳翁之书与“道”合,点画使转全从“自性”中出。自《葬花辞》六条屏、《五柳先生传》等作品,可窥知其心之天然不饰,朴拙可爱,可谓“婴儿之未孩”者也。个中滋味真乃若佛法境界之渊深而得“游戏三昧”、“神通自在”之妙者。


      裳翁书法之天真烂漫,可谓近现代之最独具一家者,其不易被“理会”,亦如“悟道”之艰难,亦如“道”之弥足珍贵者矣。观其书,其难如解庄生之梦,之所以古今难解者,非难解也,心不契也。裳翁之书,非不解也,实亦览者心难契也!通览一过,乃知国中有谢翁,书道之“别相”者得也,书道之“真相”者见也。何谓别相?截断众流,自显心灵,随缘应运,心手合一,其状如婴儿之无欲,其态若上善之流水。润物无声,与世不争,又能常处社会生活之下,常能固抱其真,显其本性者也。


      二、生熟自觉


      裳翁书法有天真之美,童心永驻而得大美、斯纯美也。是故纵横歪倒,自在潇洒。字里行间透露出无私、无我、无欲之心,此非仅书法之境界也,乃人生自觉,善守拙朴之境界者也。一字一画皆谢翁心灵之写照,佝偻随心,顿挫起转,提押收放,变化随缘,此或正合前贤“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之论。是故历代大儒首重“原道”一题,刘彦和、韩退之、王守仁、章实斋等莫不如是。何以故?诸公之不舍“根本”者矣。由此观之,谢翁之守,乃守最根本之“道”者,世人焉可漠然而不特重视者乎?


      曩昔,裳翁与海翁论艺,便多涉“生熟、拙巧、丑媚、滞滑、迷悟”话题。正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归在“无极”谈何容易,世人总在言“二”,于无穷区别、对待、善恶、美丑中缠缚,焉有能入至要之道,入天地之大美而不言之境界乎?凡以为佳者未必佳,以为丑者未必丑,眼界所及,一经执着,便已不美。是故西人柏拉图以“理念”论之,此西人美学之最古范畴,千年美学历程之发端。然纷争于事相上而不论人之“重”,论人之“净”,论人之“理”者,终不免戏论也。所谓“知与守”,其妙在“知而能守”,未知大道而能守者,未之有也。雌雄、黑白原本在“一”,故“抱一”乃可入精神魂魄之妙,乃可“无欲”而观其妙。谢翁之书画,于“形之下”而显“形之上”者,诚古今之所贵也。览者不经意间,或与大美擦肩而过。裳翁随时觉照自心,将生入熟,变熟为生,阴阳变化,又深得易理焉。今人论“品”,其核心端在自觉,自觉者乃能“觉他”。为艺术者,最怕不自知。最忧未能“品化”心灵,以利公众之道德,进而达成“文化”之格调以导人之固本向善者矣。观裳翁《论语》选句、《人弃我取》、《长风万里》等作,布白用印、款识章法,始知长者之风范,人书之俱老,何其虚言哉!


      三、心源造化


      裳翁为人内敛而不张,正是道家“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之妙,不言,不开而内收,不勤者,不勤于名利之地,恪守其天真者也。裳翁行笔跳跃如舞,内心稳健不动而能有“内契”,此庄子之所谓“心斋”者矣。赤子之心,何处可表,唯笔墨最宜得之。是故行笔无拘无束而有天地法度,婴儿之未孩者,道之“象”也。“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者,天门未闭而神力之加被也。“性”之光耀不灭,方有“骨弱筋柔而握固”,老聃所云之妙,裳翁得之,故字里行间,收之力道刚毅,放之浩然贯气,此乃最难得之经验,亦最合淳厚之道者。可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者,斯恶矣。”凡旨趣不离世相之“贪爱”者,焉有不失道之天然者乎?固李长吉曰“天若有情天亦老”,此俗情者也,非“圣情”者也,裳翁克服俗世之眼,志之于“道”,不因物喜,不以己悲,斯乃超越二者之“上乘”者也。裳翁善书而兼诗人、画家、文字学家、出版家矣,是故文人之品格又别具焉。世人熟知王逸少兰亭雅集,并非在“书”而在“诗”,实乃又非在“诗”而在“道”也。故序之于文,便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慨。三月上巳,曲水流觞之乐与孔夫子“风乎舞雩”之志所遥望,惜后之览者唯重书而不重“道”!殊不知,书法乃是“道”所生之皮毛而已。言有尽,意未穷,意有穷,道无量。是故尊逸少为“书圣”,实艺术而非大道者,自古及今,非得道者何能称“圣”焉?


      裳翁之书风,凸显时代之所当重而未重者。技艺之不载道,必淫巧之有损焉,今日之论书或以论格、论名、论级者,能反躬自问,重回“论道”之大乎?裳翁心源造化之实践,诚当为一代之“导夫先路”者。舍名利财色之贪而奉纯然天真之性以开圣人之襟怀者,何啻为时代之所急,亦当千秋历史之所望焉。行文至此,欣然咏七绝曰:“天真烂漫是吾师,婴孩无心大道持。歪倒纵横自性出,裳翁腕底示龙螭。”鄙人一介村夫,沉思翰藻,安能妄加测度,不揣简陋,于儒释道诸家之枢机处存些许感悟,但抛砖引玉、祈望裳翁并方家之郢正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