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铺   会员中心   登记商家
首页 > 何同兴艺术馆 | 首页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影视 | 商城
个人简介
何同兴
登记时间:2016-06-13
收藏本商铺 发送站内信
分享到: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大众文化网

访客留言
验证码:
内容:

请注意文明用语,留言内容不能超过500个字;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7—4891082
联 系 人:何同兴
邮箱地址:dzwhkf@163.com
统计信息
  • ·访客留言共:1 条
  • ·页面点击量:81336 次
  • 新闻动态
    ·艺 苑 剪 影
    ·记湖北艺术家、卓越书画院理..
    ·何同兴艺术造诣
    友情链接
    公司新闻
    记湖北艺术家、卓越书画院理事长何同兴先生
    时间:2016-06-13

    天香娇子  楚汉童心——记湖北艺术家、卓越书画院理事长何同兴先生
     

    文/曹雕


        何同兴于1955年1月出生在湖北沔阳,曾任武汉市汉南区宣传文化和政法部门领导职务,现为武汉市汉南区卓越书画院理事长。
        少年时代的何同兴天资聪慧,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还在兄长们的影响下,爱上了写字画画。那时,常学画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作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何同兴的内心深处,播种下的一颗艺术的种子在生根发芽。但那时,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笔墨纸砚都很少,也找不到相关的美术教材学习。小学没美术课,学校却收集他的漫画作品张贴在教室;上中学时,何端成老师为培养的特长,将报纸上书法标题剪下来,粘贴成一本“书法字典”送给他练习,还送他一本《铅笔画》。何同兴对此爱不释手,每天,他除了学习功课之外,业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书画,几乎达到了心无旁鹜、废寝忘食的地步!常常用漫画、素描等艺术形式,结合当时的“抗美援越”、“反帝反修”等时事政治办墙报、黑板报、画刊等,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有一次,当地公社要在墙上画一幅巨大的宣传画《保卫珍宝岛》,学校的老师有意让何同兴试试,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从课本中找了一幅画作参照,然后依比例放大画到墙上,公社领导和学校老师见了纷纷称赞:“画得好”!
        何同兴初中毕业后回乡不久参加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由于具有文艺方面的特长,他成为了工地上的政宣员,打快板,演节目,将劳动模范、好人好事等进行挖掘和宣传,以此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后又转到湖北钟祥从事“三线”铁路的修筑工作,在团部担任宣传员和司号员时负责协办工地战报《战地黄花》时,有幸结识了被打成右派从武汉下放的黄秋心老师,学习宣传画油画。
        从“三线”回到家乡,被推荐到学校担任民办教师。接着又被抽调到区和黄秋心一道参加“批林批孔”展览筹备工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勤勉工作。工作中,他发挥自己的书画特长,并根据毛主席的诗词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等等,画了大量的中堂条幅画,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创作水平。
        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时期,何同兴获得人生的两桶金:一是任劳任怨吃苦在先,重活脏活抢着做。得到区、公社、学校、社会认可:根红苗正勇于担当。二是勤奋学习钻研绘画,搞宣传办展览样样活都来,黄秋心老师不止一次对人说:小何已经具备美术中专水平。
        小荷刚冒尖尖角。由于全家迁至武汉市汉南农场时,何同兴将自己在青少年的人生旅途归零,随家来到一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二)

        1975年从“教书匠”到农场务农,何同兴被推选队团支部书记,他乐做知识青年的知心人,他发表《团支部工作“四个一”》文章受到武汉团市委表彰。1976年3月,借调到汉南农场政治处,参与“汉南农场建场10周年建设成果展”的布展工作。当时,受条件所限,用于展览的图片缺少,完全靠手工绘制,于是,此次展览便成了何同兴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在他的精心构思和巧妙制作下,一项场面宏大、图文并茂、制作精良的成果展呈现出来。
        缘于出色的工作表现,1977年春,何同兴正式调入汉南农场政治处,其工作职责一是放电影,二是具体负责政治处和团委的相关工作。这期间,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负责画了大量的宣传画,后来在农场团委领导岗位上直到调入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任汉南区司法局宣教科副科长。
        1984年,为配合1983年全国严打,由他负责主持举办了“汉南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展览”,并在武汉市司法局组织的各区评选中荣膺第一名!1986年,经过司法局全体干部职工的民主推选,本不在名额之列的何同兴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担任汉南区司法局副局长, 虽然在政府法制、检察院均担任过领导和区书画家协会主席职务。在繁冗的公务之余,何同兴并没有疏远与书画艺术之间的距离,相反地,书画艺术方面的特长成为他工作中的一道助力剂与催化剂,让他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锦上添花。 经常组织会员外出采风写生、开办书画讲座、举办书画展览等,通过交流与沟通,既提升了自己的创作水平,结交了艺术同道,也促进了书画协会和全区文艺事业的发展;在区政府办公室任职时,每到春节临近,他便挥毫泼墨,大显身手,为人民群众义务写春联,也彰显出他精湛的艺术水平!
        1998年1月,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何同兴被区委委任文体局局长兼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群众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深入推进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除了在领导岗位上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外,他还以过人的艺术才情,亲力亲为,或作词作曲、写相声小品,或创作剧本,构思文艺晚会脚本,或出谋划策,设计布置,带队参加全市农副产品展销会……以全面而优异的表现, 得到了市委、及市文化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三)

        随着阅历的丰富,在不断追寻艺术的过程中,何同兴先生也更加懂得取舍之道。此前,他对国画、宣传画、漫画、版画、雕塑、剪纸以及西方油画、水彩、水粉、素描等艺术门类及形式均有所涉猎,彼此间借鉴吸收,融会贯通,去伪存精,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的艺术涵养。近些年来,他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着重致力于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艺求至臻,卓然有成。
        作为一种以花、鸟、虫、鱼、石、树、藤、果等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方式,花鸟画位列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何同兴先生根植传统,崇尚传统,广泛涉猎与学习历代文人花鸟画,特别是宋、元代的文人花鸟画,广闻博览,含英咀华,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同时,他注重向现当代的书画名家如徐湛、雷春阳、郭怡宗、王成喜等人取法和学习,以此拓展艺术视野,汲取艺术新知,提升创作技巧;此外,他师法自然,注重从大自然中收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武汉本土的植物园、东湖牡丹园以及襄阳、十堰、黄冈、咸宁等地,都留下了他追寻艺术的脚步。在师法古人、博采名家之所长的基础上,他又独出机杼,纳于己情,融入自己的生活阅历,以及对艺术的理解、感悟与见地,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创作,从而使其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与写实功夫,又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生活基础,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创作风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融古今于一炉,而又创新求变的正确态度与进取精神,使得何同兴先生在中国花鸟画艺术领域的造诣日益精湛、纯熟和深厚,也因此收获了丰硕的艺术果实,现为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美术展览、比赛并获奖。2014年5月,他创作的国画作品《牡丹》在央视书画频道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何同兴先生的花鸟画作品,以花鸟咏志,藉景物言情,构图严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格调高雅。在笔、墨、水、色的综合运用中,画风清新秀逸,讲求用笔,富有生机,构建了清润、爽朗的意象空间,展示出整体的美感魅力和境界气息,尤其注重诗境的营造和气息的传达,于笔墨之间焕发着少有的灵性、逸气,画面浑然完整,洋溢着现代诗情,传达出一种中国画艺术特有的形神兼备的特点和气韵生动的魅力,强烈地抒发着当代人的审美理想和情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审美愉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清奇的意趣和超然的审美追求,亦可见出作者自身的气质和品位。这种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的辨证关系,正是何同兴先生艺术美感魅力的奥秘所在。
        而在花鸟画的众多创作题材中,何同兴先生又尤其对牡丹用功最勤,致力最深,成就最大。在他看来,牡丹花朵硕大、姿态优美、国色天香、富丽端庄、绚丽多彩,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是吉祥如意、富贵祥和、繁荣昌盛的象征,在华夏人民的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为了画好牡丹,他笔耕不辍,画为心声,从作品的立意、构图、技法,到牡丹的杆、枝、花、叶等各个部位的勾点、穿插、疏密与表现,再到线条的处理,用墨的浓淡,虚实的结合,气韵的彰显等等,一步步地学习、摸索、总结与提高。在此基础上,为了恰到好处的表现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特点,他不辞辛劳,向大自然学习,注重写生,对牡丹的生长状态和精神气质作了精心的体察和深刻的理解。
        经过努力,何同兴先生笔下的牡丹,千姿百态,富贵典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技法上,工写兼得,虚实结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将牡丹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花姿与典雅高洁、富贵祥和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伟大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被大家誉为“天香娇子、楚汉童心”。